9月5日,“中华慈善日”这一天,聊城大学慈善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涛受邀山东文艺广播《慈善之声》栏目,详细解读《慈善法》。
202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实施4周年。在访谈节目中,王涛采用问答的方式为公众讲解慈善捐赠的含义、种类,解读《慈善法》及其发展历程与方向。他谈到,《慈善法》秉承“大慈善”理念,慈善不仅是扶贫济弱,还是对教育、文化支持及生态的保护等的保障。。在慈善捐赠中,定向捐赠具备有效、快速、及时的优点,但也有可能出现利用政策漏洞来谋取利益、进而违背《慈善法》立法初衷的缺点。慈善组织不得随意挪用捐赠资金,应坚持公开、公正、透明,还要保护捐赠人的隐私信息,维护其合法权益。
聊城大学法学院慈善团队积极参与慈善立法工作,2015年向全国人大提交“《慈善法》立法建议稿”并在法律出版社出版;2018年接受山东民政厅委托负责起草《山东省慈善条例》(草案);联合7所学校的多名专家编纂《慈善法》的教材,预计2021年出版。
《慈善之声》是山东省慈善总会、山东文艺广播联合推出的山东首档慈善公益类广播节目:在电波中解读慈善法律法规、关注慈善领域动态。
(审核 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