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传真

聊城大学“创艺家”辅导员工作室举办首期学术沙龙

  10月15日下午,聊城大学“创艺家”辅导员工作室在学苑公寓5号楼二楼会议室举办以“辅导员科研素养提升”为主题的辅导员沙龙。我校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省高层次人才赵少峰教授做了关于“高校教师做好科研工作的路径”的精彩报告。工作室首位主持人、美术与设计学院专职辅导员杨庆实主持活动。

  赵少峰结合个人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经历及科学研究实际,从做好科研工作的意义、内容、途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切身体会和实际案例向大家展示自己在科研过程中的体会与感悟。首先,赵少峰指出辅导员要想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要紧抓学生思想变化,贴近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做好意识形态引导管理工作,促进辅导员工作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为增强辅导员科研意识,赵少峰从四方面提出做好科研工作的建议和途径:一是要加强党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文献的学习,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二是要以学生工作为中心,开展各项实践活动,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三是要坚持思想铸魂与价值导向,加强对国家政策的深入理解和领悟;四是要敢坐冷板凳,学会独立思考,增强问题意识,持之以恒才能有所耕耘。赵少峰的真知灼见,切切实实为在场辅导员们解答了科研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为工作室成员在做好职业规划、提高科研意识、明确发展方向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

  工作室成员就赵少峰教授的学术报告进行了深入交流。文学院辅导员胡明洋谈道,赵教授的报告言简意赅,结合自身经历高屋建瓴地阐述了高校教师做好科研工作的路径,也使个人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辅导员开展学术科研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了终身学习的意识;教育科学学院辅导员任锋谈道,通过聆听赵少峰教授的分享,进一步明确了科研素养对于促进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做好科研工作的主要路径。今后,辅导员一定要从日常工作难点问题入手,与当下国家大政方针紧密契合,多反思、多总结,持续跟踪,寻求突破;文学院辅导员相飞讲道:通过本次沙龙,我深刻感受到学校学工人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实践育人实效的执着与努力。本次学术沙龙为大家答疑解惑,提供经验方法,开阔工作视野,增强科研思维,令人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杨庆实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创艺家”辅导员工作室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辅导员职业发展和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借助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专题与专项“三结合”的手段,通过研究式、讨论式、互动式的工作模式,定期开展实践探索、学术研究、研讨交流等系列活动,切实成为辅导员工作交流的重要载体、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阵地、学生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重要平台,不断促进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审核 刘东莲)

  

  

相关附件: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