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聊大人物

“聊大再回首”之聊城师院二十一年

1981年是学校历史上是极为特殊的一年,经历了1974年之后的初步建设,此时的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已经有了一个大学的样子。也许从1981到2002年这段历史,没有先前的日子里那么多刻骨铭心的建校经历,没有为建设基础设施而十分艰苦的劳作,没有第一代建设者身上那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但是,学校的发展仍然是在摸索中前进的,这段历史对于整个学校来说同样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时期。

当1981级的学生进校时,他们面对的是一排排做为宿舍的平房,是全校仅有的一个食堂,是刚刚正式成立的聊城师范学院。在他们之中不乏大城市来的孩子,但其中许多人在这里读完大学四年后又选择了留校任教。是什么动力让他们在物资条件匮乏的条件下坚持快乐的生活和学习,是什么样的感情促使他们回来为学校的发展努力奋斗,又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们在谈起这一段历史时充满了感慨。对于81级学生来说,这里不仅是他们青春飞扬时生活过的地方,更是他们毕业后倾注了无尽心血的土地。

1981年7月11日,教育部下发文件:经国务院批准,增设聊城师范学院,设在山东聊城县,以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为基础建校,学制四年,学校规模2500人,设置中文、政治、英语、数学、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也是在这一年的9月14日,庆祝建聊城师范学院暨欢迎八一级新生入学大会隆重举行。从此,聊城师范学院正式成为一所独立的高校。

1981年入学的新生还有很多人毕业后又成了聊大的建设者,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王术皓和聊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赵富才就是其中的两位。

由于聊城在山东省来看比较偏僻,地理位置的局限使得整个城市的发展受到了不小的制约。对于当时很多学生来说,没来到这上学之前根本不知道还有聊城这么一个地方。回忆起刚入学的情形,王术皓说,聊城师范学院对于他来说完全就是个陌生的概念,不知道聊城在哪里,更不知道学校是个什么模样,还是后来在地图上找到了这个地方。来到学校报到的第一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一进门的一块荒草丛生的草地,学校里为数不多的几幢楼房,一排排平房宿舍和仅有的一个食堂。在随后召开的建院大会上,当年聊城师范学院的老院长还打趣道:聊城有两大特产,一是风,二是沙。

“这样哪像个大学的样子嘛!”王院长笑着说。

风大沙多,条件简陋。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81级学生开始了他们的大学生活。

王院长来上大学的那一年,他刚刚17岁,由于刚恢复高考没几年,学校里还有许多比他大的学生,走在校园里的时候,常常能看到比他大很多,甚至是30多岁的学生。年纪小加上是第一次离开家,举目无亲的情况使他和老师同学们很快融合在了一起。虽然当时住的都是平房,只有很少人住楼房,但是平房也有平房的好处,平时在宿舍串个门,或者是找老师借个自行车都成了他们现在宝贵的记忆。

说到印象里最深刻的困难,王院长说当时学校里没有澡堂,想要洗澡还得跑到市中心一家叫做“东风池”的地方去洗澡。他和宿舍其他人,大冬天的清晨五点就一起往澡堂赶。尽管外面天还没亮,四周都黑漆漆的一片,还有强劲的北风呼呼直吹,但是为了能洗上澡也只有这样。

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是一个问题,除此之外,吃饭也成了令人十分头疼的一件事情。赵富才老师来自临沂,是81级英语系的一名学生。赵老师说毕竟80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肯定不富裕,对于学校的条件还能够接受,但是令赵老师和学校的男同学都感到头疼的却是吃饭问题。当时学校给在校学生发放饭票就餐,男生每个月35斤饭票,女生每个月是30斤。但是对于男生来说,每个月35斤的饭票总是不够,一到月底就没得吃了,而且当时全校师生都在一个大食堂吃饭,一到吃饭的时候,食堂里人挤人的情况,让赵老师现在还记忆犹新。

虽然条件艰苦了些,但是当时的学生们在学习上时丝毫不放松。娱乐设施不多也成为81级学生学习的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当时聊城师范学院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非常受欢迎,每到毕业的时候,许多用人单位指明就要聊城师院的毕业生。王院长说,因为他们基础扎实,态度端正,能力又高,是挺“出息”的一批。

每天早上,操场上,大礼堂的后面,学校的各个角落里都能看到一个个认真读书的身影,朗朗的读书声从校园每个地方传来,伴随着学校新的一天开始。81级学生的晨读习惯开创了如今聊大良好的学习风气。赵老师还给我们即兴唱了几句描述他们进行英语晨读的歌曲。

“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也照着身旁这棵小树/亲爱的伙伴亲爱的小树/和我共享阳光雨露/让我们记住这美好时光/直到长成参天大树/让我们记住这美好时光/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就像歌曲里唱的一样,当时的英语班都是一大清早就搬着一个小马扎到花坛边的树下去读书,赵老师说他们真是和小树一起长大的一批学生。不知道现在看到清晨在栖凤林读书的同学时,赵老师是否会想起当年自己的青春岁月。

1981到1985年是聊城师范学院刚刚成立的头四年,所以在建设校园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81级师生发扬了学校第一代建设者艰苦奋斗的作风,积极为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时每一名刚进入聊城师院的新生都要参加农场劳动,于是在开学的第二周,赵富才老师和他的同学们就去上了这节别样的“劳动课”。一些农村的孩子干起活来还不太费力气,但是这可苦了那些从大城市来的同学,刚开始他们都是叫苦叫累。但是经过一周的过渡期,大家很快都适应了这种劳动生活。同学之间也因为一起干活自然而然的融合到了一起。赵老师说,劳动课算是为他们接下来美化校园做了铺垫。当时的聊城师院刚刚进行完道路的修整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在环境方面还远谈不上美。于是,81级的同学们就着手绿化校园,大家清理刚建成的图书馆四周的垃圾,填平道路两旁的沟壑,一点点的美化着学校。赵老师指着现在西校区北门前的松树告诉我们的记者:这还都是他们当时栽的呢。

“一座楼,一窝猴,一辆公共汽车满城转,不是停水就是停电。”

这是采访过程中赵富才老师给我们说的一首顺口溜,它真实的反应了1981年聊城的状况。“楼”是光岳楼;“猴”是聊城公园里养的一群猴子;公共汽车是当时聊城市惟一的公共交通工具,而且全市只有一路;而停水停电更是当时普遍的情况。

虽然是在这样有些艰苦的环境当中,活跃的81级英语系还是充分组织参加各种课外活动。赵老师说当时他们自编自演的话剧《雷雨》、举行的当时来看很时髦的交谊舞练习都在科学会堂中登过台。赵老师还给我们介绍说,81级中文系学生,现在聊城大学新闻中心主任马中祥老师多才多艺,小号、打鼓、武术是样样都会一点,后来还在校运动会上表演了一套醉拳。此外,他们还积极参加了学习张海迪的活动,很大的丰富了大家的精神生活。

除了英语系、中文系、政治系这几个比较活跃的文科系,数学系、物理系和化学系里虽然都是理科生,但是在参加学校活动方面也是不甘落后。当时他们参加一个火炬接力赛,直接把滚烫的热油滴在拖把棍上举着,一滴滴的油落在手上,同学们咬牙坚持了下来。在学校举行运动会时,大家还是先一起现用压路机把操场坑洼不平的跑道压平,然后再参加各项比赛。

丰富的课余文化活动为聊城师院的内涵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1982年9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被聘为聊城师范学院的名誉教授,受到大师关注的学府日益在鲁西大地上变的耀眼起来。

1985年,81级学生从聊城师范学院毕业,王术皓考取了研究生后选择回校任教。为母校的发展开始努力工作。1996年在聊城师范学院的发展史上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这一年,王院长所在的化学化工学院开始着手申报省级重点学科。学科建设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大学综合实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因此当时上至学校领导,下到任课教师,大家都齐心协力为达到申报省级重点学科成功而努力着。王院长回忆说,当时师院的老院长多次亲力亲为,让他们这些年轻的老师很是感动。

由于当时的聊城师范学院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甚至有人还以为它是一个民办学校。而申报重点学科又需要得到众多专家的指点和推荐。因此整理申报材料,联系专家指导就成了当时王院长最紧迫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在那段难忘的经历中,王院长给我们讲了一个令他印象深刻的故事。

1997年,王院长带着整理好的材料来到山西太原给一个到那里开会的专家看。因为害怕找不到专家,耽误了申报进程,于是王院长只身站在专家住宿的宾馆门口等他出现。在夜晚的凉意和等待的焦躁中王院长在宾馆门口足足站了一整夜,却没有见到专家的影子。事后才知道那个专家到达太原后直接被省长接待一起去吃饭了,然后也没有回宾馆。

像这样充满辛苦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是都没有阻挡学校老师前进的步伐。大家在积极准备申报材料的同时,还抓住每一次外出机会向别的院校的老师宣传聊城师范学院,以提高学校知名度。

当时在一次会议上,一个留学归来的老师说师范学校的学生都是高分低能。这一句话让王院长十分气愤,他当即反驳不是每一个师范学校的同学都是这样的,我们学校的学生就是很有本事的。

“每次听见有人问聊城在辽宁的什么地方时就觉得很不是那么回事,找机会宣传自己,已经成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王院长深有感触的说到。在他自己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他也经常说要让别人改变对你自己的看法,就要靠自己的努力、付出和自信,做出成绩后,不愁别人不知道。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化学化工学院成功的申报了省级重点学科,使学校综合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随后几年,学科建设不断取得喜人的成果。1998年,化学化工学院的分析化学专业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又开始招收这个专业的研究生。

除了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在学校规模和基础设施的配置上相比当年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1988年赵富才老师研究生毕业后回校任教。1999年后,顺应全国高校扩招的形式,聊城师范学院也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从90年代初的几千人到90年代中期的超过一万人,再到90年代末期的两万人,学校规模比1981年扩大了许多。并且又增设了历史系、地理系和体育系,艺术系也在筹备之中。不仅在硬件方面更加完善,师生住宿条件也改善了许多。赵老师从他的住房中就有切身体会。他说1989年他是住在学校的宿舍,1995年搬进了两室一厅,1999年住进了更大的房子,到2002年学校开始建设聊大花园后搬进的新房子比当年住的平房真是不知道大了多少倍。

在教学设施上,王术皓还讲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事情。有一年五一放假,在学校里遇见了北京大学的一位专家带着他的学生到我们学校参观。在校园里转了一圈后,北京大学的老师对学校规模不断称赞,说没想到聊城这里能有这么大的学校。随后王院长又带领他们参观了化学系的实验室,这次北大的专家连连惊叹说这样先进的设备在很多本科大学里还是很少见的。

“我们就是想把学校建设的更好更强大,让那些不相信我们学生能力的人认可我们。”王院长这样说。

21载风雨,是建院初的那段艰苦奋斗的日子;21载历史,是学校从小到大不断壮大的历程;21载光华,是每一代聊大人为了这所学府的发展所经历的刻骨铭心的一段岁月。

他们是历史的见证,历史也记住了他们。

相关附件: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