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部门快讯

“医”心助力献青春,健康扶贫暖民心

  日前,聊城大学医学院积极响应团中央“健康扶贫青春行”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的号召,发动青年投身“健康中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及专业优势,组建了聊城大学“医”心助力青春行志愿服务队,赴山西省灵丘县开展了为无牙颌老人免费制作义齿、口腔健康检查、口腔保健知识宣讲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为推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筑梦青春赴灵丘,感恩奉献促健康

  经团中央第16批驻灵丘扶贫工作队成员王天甲的积极联系,在灵丘县政府、灵丘县驻东河南镇水涧村扶贫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8月10日至11日,聊城大学“医”心助力青春行志愿服务队自带多件累计重达80多公斤的仪器设备和相关材料深入山西省灵丘县东河南镇水涧村,先后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口腔健康检查、免费义齿制作、口腔保健知识宣讲、口腔健康状况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

  

  口腔保健重常识,预防措施记心中

  通过与村委会沟通,队员们了解到水涧村共有村民247户594人,因年轻人常年外出打工,村里的常住人口老人和儿童不足300人,由于出行不便,加之对口腔保健养护缺少关注,导致缺牙、龋牙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此,服务队陈成老师向村民普及了“口腔保健养护”、“口腔疾病预防”等相关知识,并对村民提出的问题一一作出了专业解答。

  

  口腔检查为民生,义齿制作送真情

  正所谓病从口入,口腔作为饮食、语言的重要器官,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服务队成员对40余位村民进行了进行颌面部、颞下颌关节区以及咀嚼区等口腔外部专项检查和牙周组织、牙列、缺牙区以及无牙颌等口腔内部检查,并给予相关治疗意见。服务队的口腔检查服务受到了广大村民的高度赞扬。

  由于设备和时间有限,通过口腔检查,第一天我们筛查出4名无牙颌及缺牙严重的老人,决定为其进行全口或上、下颌义齿制作。第二天,70多岁的安翠萍老人由于第一天没有及时得到通知,虽然腰椎间盘突出严重,自己拄着拐杖走了近一小时山路,来到村支部,表达了想要一副义齿的强烈愿望。虽然我们的工作任务重、时间紧,但当大家看到她无助与迫切的眼神时,考虑到其生活非常困难,不忍让老人家失望,毅然决定加班加点为老人完成下颌义齿的制作。历经充实忙碌的两天、近20小时的紧张工作,通过取模、灌模、模型修整、制作临时基托和蜡堤到水浴热处理、打磨与抛光等工序,经过多次试戴与调整,老人们最终都拥有了量身定做的个性化义齿,纷纷向我们表示感谢,更是多次拿着义齿向我们竖起大拇指。

  

   

  “原来我配的那副假牙根本不能用,一嚼东西就疼,现在终于又能咬东西吃了,谢谢你们!”第二天来的安奶奶在戴上义齿的那一刻便在旁边试咬食物,时不时的对队员说“很舒服”,眼里含着感激的泪水。对常人来说能咬东西是最不足为奇的事,可对他们来说那是一副“天使义齿”。他们脸上露出的满意笑容便是服务队社会实践最为期待的结果,便是队员们此次实践的真正意义所在。

  下乡调研知民情,圆梦行动需助力

  实践出真知,知民需入乡。由两名志愿者围绕“口腔健康状况”、“口腔疾病预防保健”等方面,深入村庄与村民交谈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完善口腔卫生健康档案,普及口腔口腔预防保健知识,倡导村民养成定期检查口腔、定期进行洗牙等良好习惯。

  服务队共发放《口腔健康知识与扶贫政策》宣传彩页150余份,填写《口腔知识及口腔健康状况调查问卷》92份,在宣传栏等处张贴健康宣传海报6份。

  

  历经两天的时间,通过下乡调研队员了解到水涧村村民的口腔保健意识略显薄弱,但是对于生活品质和自身健康的渴求并不亚于城市居民,限于交通不便、知识储备不足等原因,很难拥有口腔健康基本保障。因此,服务队号召医学院校、各级医院以及相关政府部门,能够加大口腔保健、口腔疾病预防等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村人口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争取为他们提供定期口腔检查等基本服务。

  

  筑梦青春助力扶贫事业,响应号召点燃梦想火炬;发挥优势开展专项行动,圆满告捷收获沁心感动!队员们在奉献中追逐梦想,在辛劳中收获感动,在历练中感悟青春。他们坚信,逐梦之路,苦甜相依;他们立志,逐梦之路,永不言弃!

相关附件: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