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部门快讯

尺八传统文化走进附小

  

    随着古朴空灵的尺八曲落下最后一个音符,教室里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9月28日,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哲应邀来到聊城大学附属小学,介绍古乐器尺八的历史文化,演奏尺八经典曲目,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教育课。

  尺八是一种竹制的竖吹乐器,前身是笛,以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这个“一尺八寸”是唐代的尺,大约是现在56厘米。唐宋时期,尺八传到日本,成为日本的国宝级乐器。在中国,尺八兴盛于唐宋,但宋以后已无尺八相关史料记载。如今,珍贵的唐代尺八实物,仅存于日本的佛寺之中。2008年,刘哲通过研读《聊城通史》《吕才与尺八》等文献资料得知,尺八原来是中国的国宝,它的家乡就在聊城高唐。刘哲也是高唐人,看着自己家乡的乐器流落异国,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感,立志要把尺八“带回来”。他每天都要坚持练习吹奏几个小时。他不仅把中国古琴曲、民歌等经典曲目改编为尺八曲,还创作具有聊城地域特色的尺八曲目,力求真正做到让尺八的魂魄重归祖国和家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尺八,刘哲开始了百场公益演出活动,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尺八表演,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这次来到附小,是他的第36场公益活动。

  课堂上,刘哲吹奏起古曲《虚铎》,苍凉广阔的乐声一下子把同学们的思绪带到了遥远的唐朝;原创曲《归》让现场笼罩在一片浓浓的乡愁之中;当他用尺八吹奏起小学音乐课本上的《杨柳青》等曲子时,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气氛达到高潮。

  “原来在日本动漫中听到过这种音乐,它的故里是我们聊城啊!”下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堂课,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

  2017年,市教育局出台了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明确规定学校自行组织并邀请艺术家和民间艺人在校内授课,让学生了解、欣赏高雅的中华传统艺术,自觉学习和参与传承优秀民族民间艺术。附小将充分利用大学的优质资源,让更多的传统文化教育课走进小学生的课堂,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审稿张伟)

相关附件: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