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聊大要闻

运河学研究院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专版系列文章

  近日,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科研团队,立足学术,着眼现实,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11日A9)发表《文化自信视野下大运河文化的当代解读》专版系列文章,就当前运河热点及前沿问题,分别从大运河生态效益、非遗保护、文献整理、乡村振兴等议题深入论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当下国家和沿运各省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重要智库参考。

  

  其中,吴金甲、胡克诚《大运河生态效应初显》一文,回顾1855年黄河改道、运河梗阻以来,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开展运河整治的实践与效果,充分肯定近十年来我国实施运河补水工程,对改善沿线区域生态环境产生的一系列积极效益,强调大运河的文脉源于水脉,运河通水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联通、交流、融合、发展”思路的重要前提。同时指出,当前运河全线通水还需要正确处理运河水体与各自然水体交汇的关系,以实现人工工程与自然创造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运河水道生态功能,促进地域生态文明的持续发展,为将来的常态化通水乃至通航提供有益借鉴。

  胡梦飞、丁延峰《以公园形式保护大运河非遗》一文,分析了当下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理论体系构建与实践活动探索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强调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对运河非遗的保护、展示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议深入挖掘运河非遗的文化内涵,科学阐释非遗文化的时代价值,不断丰富和创新非遗展示手段,切实推动运河非遗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现有机融合。

  周广骞《提升运河文献保护与整理水平》一文指出,运河文献是中国古代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存世的丰富运河文献资源,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大运河做了详细深入的记述,为梳理运河历史脉络、保护运河水工遗产、再现运河商贸盛况、探究运河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近年来,《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中国水利史典·运河卷》《中国运河志·文献》等一批特色鲜明的运河文献整理成果先后问世,显示出运河文献保护与整理工作的逐步细化和深入。但运河古籍整理与数字化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在当下,做好运河文献整理工作,需要在“强基”“拓展”“融合”“创新”上下大功夫。

  张晓冬《运河文化助推乡村振兴》一文,强调运河沿线乡村与大运河相伴相生。运河文化既包括运河河道水工遗存、农工遗产、聚落遗产、革命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传统的工艺、曲艺、美术、音乐、舞蹈、杂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遗产和文化,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经济价值,是新时代建设运河文化乡村记忆博物馆、发展运河乡村旅游、推进非遗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资源。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充分发挥大运河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作用,把静态的遗存遗产和动态的乡村生活相结合、运河文化和日常生活相结合,为乡村发展提供新动能,是新时期助推乡村振兴的突破口与重要任务。

  近年来,运河学研究院在学校党委和各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坚持基础研究与服务社会“两手抓”的科研目标和建院宗旨,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山东省运河文化研究基地”首批入选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倾力打造《中国大运河蓝皮书》、《中国大运河年鉴》、《运河学研究》(集刊)和“大运河文化数据平台”等四大学术品牌声名远播;承担并完成山东省发改委委托项目“山东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正式发布,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委托项目《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志》在中华书局顺利出版;山东社科智库沙龙重大调研报告结项成果获山东省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本次同《中国社会科学报》合作发表运河专题系列文章,是运河学研究院建院十年来深厚科研基奠的又一次绽放。今后,研究院将继续努力,在运河学研究的悠悠长河中,乘风破浪,奋楫远航!

  (审核 丁延峰)

相关附件: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