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由山东省民俗学会主办,我校承办的“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挖掘与保护传承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顺利召开。来自山东民俗学界和省外各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的会员代表共计270余人参加了线上会议。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士闪,省政协常委刘德增、郭永军,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国忠等出席会议,我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苏明海代表学校致欢迎辞。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兆林主持了开幕式。
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沈阳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江帆教授应邀作了题为《从“地方”出发:非遗保护的有效路径与文化意义——非遗保护视域中的“田野景观”及其思考》的学术报告,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民俗研究》副主编、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龙圣教授作了题为《论“变婆”故事的社会隐喻》的学术报告。
10日下午,八个分会场的分组研讨活动在线上举行,小组议题广泛涉及“当代乡村振兴”“非遗活态化利用”“民间礼俗”“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工艺”“民俗史与地方社会”“民间俗信与仪式实践”等研究领域。除山东省内的专家学者以外,来自东北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省外高校的160余名学者参与了分组讨论。
我校承办“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挖掘与传承保护”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着眼服务党和国家文化强国战略,推动民俗研究和非遗保护事业取得显著成效的具体实践,学校将努力参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审核 张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