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传真

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开展“推普+民族文化交流”志愿服务活动

  7月25日,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正音筑梦,鲁疆同行”志愿服务队员们顺利抵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勒县克其其代尔瓦孜社区,结合社区具体情况,开展“鲁疆共语中国话,用心共筑民族情”为主题的“推普+民族文化交流”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

  志愿者们通过交流接洽,沟通志愿服务方案,进一步了解疏勒县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民俗文化生活等现状。同时,在当地民族居民支持与向导下,开展随机入户访谈、街头采访进行当地普通话使用情况调研,为推普工作的精准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语普启智,乐学正音——民族文化交流+智慧教育启迪

  志愿者们精心编制一套“国学经典诗词”教材,为当地青少年儿童开展精彩纷呈的“乐学正音小课堂”。在课堂上,志愿者们以“新疆特色水果”与“拼音配对”等小游戏引入,对社区儿童开展普通话声母、韵母基础知识教学;课堂通过拼音操、“绕口令”闯关等趣味互动,不仅夯实了正音基础,而且激发出孩子们对于学习普通话的热情。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为高效促进正音启蒙,志愿者们以手势舞的形式教学生诵读中华传统经典《声律启蒙》,鼓励学生积极调整语音、语调。在国学诵读过程中,学生们表现活跃、主动展示,不仅学习了普通话的标准发音,还领略了中华文化的音律之美。

  AI助力,数字推普——民族文化交流+数字资源赋能

  “小言哥哥,小语姐姐,我们是一家人吗?”“小言哥哥,请介绍国学经典——《相思》。”“小语姐姐,《相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乐学正音小课堂上,“小言哥哥”“小语姐姐”成为孩子们的智慧导师。

  

  志愿者们将传统教学资源与数字化资源充分结合,通过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等数字资源平台,利用智慧筛选与模拟对话功能,精心制作AI智慧导师——“小言哥哥”和“小语姐姐”,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与情景剧场等教学活动,从语音教学到语义理解,作为乐学正音小课堂上孩子们答疑解惑的智慧导师与倾心陪伴,成为课堂的得力助手,为当地少数民族青少年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

  

  本期“乐学正音小课堂”的成功开展,成为“推普+民族文化交流”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的良好开端,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将继续细化、落实具体实践方案,保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后续活动中,为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组织开展2024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各高校师生积极参与、踊跃报名,共有1452所高校的6998支团队7万余名师生报名,1200支团队入选。其中,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正音筑梦,鲁疆同行”志愿服务队成功入选。

  (审核 张超)

相关附件: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