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不断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促进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9月15日,聊城大学“明法”工作室于西校区10#B507召开辅导员科研素养提升主题沙龙活动,特邀我校社会科学处副处长田兆臣担任主讲人,“明法”辅导员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此次沙龙,活动由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洁主持。
会上,田兆臣立足“新时代辅导员的科研素养与能力”这一主题,以科研的具体内涵为出发点,从辅导员科研的“三支撑”“三立足”“三必为”展开论述,鼓励在场辅导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知能力、积极投身科研,结合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事务服务过程中的科研特点、优势和要求,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思政科研课题的申报技巧。田兆臣指出辅导员应当做到吃苦、耐劳、为真,逐级打造责任型、创新型、研究型辅导员团队。
农业与农业工程学院辅导员李柯新以2023年省社科青年项目为例,介绍了个人立项项目的选题背景、理论价值、对策研究,就如何确定选题方向、如何促进多学科交叉运用以及如何规范撰写申报书进行了解析分享,为在场辅导员申报科研项目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建议。
最后,刘洁对“明法”辅导员工作室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要提高科研能力,将实践成果转化为科研成果,推动构建辅导员科研共同体,希望工作室充分发挥专题研究与实践的功能,努力成为优秀科研项目的孵化基地;二要推进普法宣讲队伍深入校园,“法小宣”宣讲团是从不同学院中择优选择出热爱法律知识、表达能力强、宣讲经验丰富的学生,后续“法小宣”队伍将深入各学院开展法律宣讲,将法律常识普及校园,增强学生法制观念;三要不断提升工作室成员法律素养,工作室将通过开展法律素养提升主题沙龙等活动,引导工作室成员成为法治观念强、法律素养高、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教师。
(审核 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