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传真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彰显青春朝气,赓续红色血脉

  追寻红色印迹,赓续红色血脉,为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进的力量,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实践服务队精心准备宣讲材料,走进各社区、红色基地进行红色文化调查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青少年以及志愿者的思想站位。

  一、举办“走进红色基地,赓续红色血脉”社会实践活动

  一盏一瓷一世界,一鼎一钟一传承。为深入了解五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1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萤星汇海服务队走进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博物馆,通过聆听馆员讲解现场参观出土文物、观看图文展板等途径,充分了解到五莲人民在五莲这块秀美土地上的奋斗历程和生活印记,重温了五莲地区文化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感受五莲历史与文化的巨大魅力。

  

  参观结束后,志愿者随机采访了参观博物馆的游客,就其对当地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当地红色文化和革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深入了解的人比例较少。对此,志愿者进行交流探讨,分享调查后的感悟和弘扬红色文化的方法,认为在传承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内容形式的多样化,以更加“平易近人”的形式进行宣传与推广,带动更多的人民群众主动、积极地了解红色文化,同时志愿者纷纷表示将不忘传统,与时俱进,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传承者,让红色文化彰显新时代意义与价值,将红色文化更好地传承且传播出去。

  7月2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繁星筑梦服务队于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狮溪镇举办“坚定理想信念,寻访红色基地”活动。服务队成员走进达昌中学,通过参观校园文化展示墙,深入了解到达昌中学培养和影响了数代狮溪人,同时掩护和保护了多位中共南方局派遣的地下党员,包括江竹筠即江姐的入党介绍人戴北辰、李培根夫妇,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可圈可点的感人故事,积淀出了“健行则达,厚德其昌”的达昌精神,激励着狮溪人勇于实践,宽于胸襟,以教以学,以思以行。

  服务队的成员还与达昌中学的师生进行了交流,共同探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交流中,服务队成员表达了希望通过旅游服务,将红色文化展现出来、传播出去的意愿,并表示将为达昌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7月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逐梦服务队走进平度田庄镇东刘庄村,引导当地青年参观刘谦初红色文化园,进一步学习刘谦初的爱国主义奉献精神,加强红色革命文化对当代青年的影响力。

  志愿者依次介绍“东莱励志济天下”、“救国救民求真理”、“碧血丹心铸忠魂”、“薪火相传映千秋”四个主题版块中的历史照片、书信、手稿等珍贵文物资料,让学生们真切感受了那段峥嵘的岁月。同时,围绕刘谦初“生于国家危难山河破碎之时,牺牲于民族觉醒奋起斗争之际”的短暂一生经历,学生们重温红色记忆,感受刘谦初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学习他一颗红心忠勇为党的崇高精神。

  此次志愿活动以红色文化滋养熏陶自我,有利于深化同学们爱党、爱国的情感,进一步弘扬革命传统美德,而且有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红色文化,助力红色文化传承发展与红色品牌培育。

  二、开展“回忆党史话初心 风华少年担使命”社会实践活动

  为引导青少年了解党史,深刻感悟革命先烈、道德模范的优秀品质,激发他们的实干精神、责任感与使命担当,7月1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青跃寻迹服务队于荣成市双泊社区未成年人活动中心进行党史学习教育。

  

  此次活动共分为看图猜党史事件、党史知识竞赛、画手抄报和畅谈感悟四个环节,志愿者向少先队员们展示新中国成立的艰辛与不易,引导少先队员自觉遵守少先队章程,做合格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在看图猜党史事件小游戏中,服务队志愿者向同学们讲述游戏规则及相关注意事项,同学们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活动融趣味性和党史学习教育知识于一体,新颖独特,不仅直观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风雨历程和深刻领会党的伟大精神,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还提高了同学们的参与度,营造了青年学生良好的党史学习氛围。

  

  服务队成员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鼓励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前辈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的精神,不仅有利于丰富同学们的党史知识储备,而且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审核 范华亮)

相关附件: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