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传真

法学院“新疆学子百村行”专项活动正式实施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新疆学子百村行”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的号召,7月27日,由7名法科学子组建的2023年团中央“新疆学子百村行”国家专项团队“情系西部,法伴喀什”服务队奔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相关实践活动。

  聆听历史回响,追寻红色记忆。

  

  为领略新疆地区历史,共同传承红色文化,服务队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逐一参观“瀚海珍衣——新疆古代服饰精品展”“共有的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疆革命文物展”等主题陈列展,在“伏羲女娲图”“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等文物中感受西域历史风貌,挖掘多民族团结进步、和谐发展的精神文化基因,在革命文物、历史文献的解读中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与深刻内涵,促进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相融合。

  漫步文艺长廊,共铸民族团结。

  

  服务队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美术馆,团队成员通过近距离欣赏美术馆内绘画、书法、摄影等艺术作品,详细了解新疆丰富的历史文化,进一步感受新疆少数民族别样的风土人情。成员从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和雕塑等重要藏品中深入了解到新疆的历史沿革、自然风景、人文风俗,领会到革命先辈为实现民族团结作出的重大贡献,纷纷表示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为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贡献青春力量。

  领略文化魅力,感悟异域风情。

  

  “文化是民族之魂,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屡经磨难而自强不息,就是因为我们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团队成员在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麦盖提县刀郎展览馆后感悟道。在展馆中,成员近距离接触了具有刀郎地区民族特色的古老器物、手工艺品、服饰与书籍等,深刻感悟一代代刀郎人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中凝练出的“爱国、团结、勤劳、进取”的刀郎精神,同时认识了“卡龙琴”“艾捷克”等四种刀郎木卡姆中特有的乐器,了解了刀郎木卡姆的起源与发展,在与讲解员的交流中意识到由于人才缺乏、版本不全等主客观因素,木卡姆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认为青年学子要主动参与到刀郎木卡姆文化的宣传中来,争做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者、民族团结的践行者。

  促进文化交流,助力两地发展。

  

  团队成员谨记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深入开展文化润疆”的重要指示,7月30日,“情系西部,法伴喀什”服务队走进鲁疆文化交流中心开展“万里同好,携手共赢”活动,团队成员逐一参观麦盖提县的第一座城市书房、科技馆、海洋馆、国粹馆等特色文化交流场所,感受新疆的独特文化魅力的同时分享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围绕虎头鞋、蛋壳陶、面塑等山东特色手工艺品与馆内工作人员展开交流,探寻山东文化与新疆文化的异同点,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认同感,为文化润疆的工作推进贡献青年力量。

  千里援疆担使命,接力前行守初心。在接下来的实践中,2023年团中央“新疆学子百村行”国家专项团队“情系西部,法伴喀什”服务队将秉持以坚定专业信念、创新专业赋能为核心的实践内涵,充分发挥青年学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

  (审核 刘洁)

相关附件: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