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张宪玺,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段艳林,副院长孔祥晋、黄现强、系主任袁青一行赴山东京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考察交流,洽谈校企合作发展,京博N1N融创院常务副院长刘爱蓉、京博农化人力资源部经理张伟、京博N1N融创院合作融创部部长助理任同同、德能教研部中级培训管理师李学杰参加会议。
刘爱蓉对化学化工学院考察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京博产教融创院服务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她指出,京博N1N模式第一个“N”是成为N所高校、科研院所的教学实训与科研转化基地,“1”是京博产业平台,第二个“N”是促进社会N个产业共融、共创、共享、共赢。该模式以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为社会解决问题为初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京博集团为基础,整合高校和社会资源,共建产教融合实践模式和协同育人体系,以科教进步促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反哺教育;共建科研转化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构筑人才供应、科研转化、社会服务三条“生态链”,达到共生循环、螺旋上升的合作融创模式,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张宪玺介绍了化学化工学院的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对京博产教融创院为社会提供的人才培养服务、教学实训服务、科研成果转化孵化服务给出了高度评价和赞扬。他表示,学院要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到技术应用和产业实践中,联合申报应用型研究项目,走进企业基地,深入生产一线,汇聚智力资源、科研资源及社会资源,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转化孵化科研成果,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加强品牌建设,携手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探索教学与实训、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就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有效利用科研平台、就业基地等资源,积极整合教学与研究、技术与课程,锻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科教、产教协同育人实效,打通学校育人到产业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与会人员就协同育人、供需对接、技术赋能、支部共建、学生实习实训、素质拓展和技能提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达成了一致共识。
会后,双方代表签订协议书,举行了聊城大学就业基地授牌仪式。
(审核 段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