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广大学生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不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在校团委和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指导下,青年学生讲师团成员紧跟时政热点,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深入系统学习,精心筹备打磨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自我革命——党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第二个答案”“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人民基于文明自觉的正确选择”“九个数字看党的二十大”“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六个必须坚持——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五个必由之路——中国答卷的成功密码”等七个专题课程;并充分依托青年思想引领品牌“行走的青年思政课”,积极深入学院、学生会组织、基层团支部、地方社区文明实践中心等开展宣讲活动。截止3月底,累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20余场次,覆盖受众对象4000余人。
同时,青年学生讲师团紧紧围绕七个专题、精心制作了党的二十大宣讲系列微视频,并在政管学院微信公众号“党建专区——红色驿站”以及 “青春聊大”公众号“学习帮”栏目陆续上线,进一步扩大了宣讲受众覆盖,丰富了宣讲形式,提升了宣讲实效。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月6日,聊城大学青年学生讲师团应邀赴水韵社区开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宣讲活动,讲师团成员刘颖、刘新宇担任主讲人。
青年讲师团成员刘颖以“为人民服务”为主题,向参与者介绍雷锋事迹、雷锋日记摘录,宣扬雷锋精神,图文并茂的讲解让参与者沉浸其中,并纷纷表示会向雷锋学习,继续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青年讲师团成员刘新宇走进水韵社区课堂,从党的二十大精神入手,围绕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背景和主要架构来详细讲解,刘新宇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家校合作,因材施教,从而实现共赢。
“以史为镜,以史为鉴,以史为师”—十六个关键词看新民主主义时期
9月15日,聊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生讲师团应邀赴医学院开展“以史为镜,以史为鉴,以史为师”—十六个关键词看新民主主义时期宣讲活动,讲师团成员王慧芳、荣小语担任主讲人。
主讲人王慧芳、荣小语分别从不同角度讲述两种主题下的行走的思政课。王慧芳以“以史为镜,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为主题,从“民主与科学”、“毛泽东思想”、“将革命进行到底”等16个关键词中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光荣历程,深刻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所提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的主题,她围绕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工人运动、北伐战争以及抗日战争五个阶段的党史,系统回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领导以及党的优越性,激发在座同学们的拳拳爱国情。荣小语则以“铁血丰碑,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为题,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台前幕后、人民英雄英勇斗争的全景图以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历史脉络三个方面讲述人民英雄的先锋作用。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党的历史,明确党的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是我们每一位青年的责任和义务。
党的二十大中的“廉洁文化”
10月27日,聊城大学青年学生讲师团应邀赴外国语学院开展党的二十大中的“廉洁文化”宣讲活动,讲师团成员刘颖担任主讲人。
刘颖以“崇廉敬德”为主题,从党的二十大精神出发,深刻感悟党风廉政建设发展历程,推动青年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廉政精神在当今的重要意义。刘颖围绕党的二十大中的“廉洁文化”、中国共产党廉政思想的历史演进、“‘廉洁’与‘我们’”三方面进行详细讲述,鲜明阐释了廉洁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条件。针对党的二十大中的“廉洁文化”,她指出,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不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持严的基调正风肃纪,从而打赢反腐败斗争持久战。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11月13日,聊城大学青年学生讲师团应邀赴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开展“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青年学生讲师团成员李珞璇担任主讲人。
李珞璇深入讲解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同学们深入领会其中蕴含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在宣讲中,主讲人指出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青年人生逢其时,应积极汲取奋进力量,努力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正确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
3月2日,聊城大学青年学生讲师团应邀赴数学科学学院开展“正确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宣讲活动,讲师团成员王静担任主讲人。
王静以“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人民基于文明自觉的正确选择”为主题,明确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围绕伟大征程的含义及历程和现代化的五大特征进行讲解,让同学们感悟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社会革命历程的重要意义。主讲人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针对中国式现代化“新”在哪些方面,王静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五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五大重要原则。
蓝图已绘就、携手向未来,我们要扛起光荣使命,自信自强、锐意进取,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作出福建应有的贡献。今天,我们通过奋斗,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明天,我们还将接续奋斗,勇毅前行。
发展全过程民主—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
2月26日,聊城大学青年学生讲师团应邀赴体育学院开展“发展全过程民主—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宣讲活动,青年讲师团成员王佳艺、李宪凤担任主讲人。
讲师团成员王佳艺深入讲解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乡村振兴战略等相关内容并向同学们介绍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即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具有普遍平等、真实高效、务实管用、一以贯之、不断发展等显著政治优势和实践特征的人民民主,同时,主讲人李宪凤讲述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引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历史逻辑。
“窑洞对”的新回答—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3月2日,聊城大学青年学生讲师团应邀赴生命科学学院开展“‘窑洞对’的新回答—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宣讲活动,讲师团成员姜柳依和陈凌冰担任主讲人。
主讲人姜柳依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讲起,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描述了中国共产党的萌芽、发展与不断进步和成长的艰辛历程并展示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廉洁性的高度重视与全面推进,向在场党员与党员预备役宣传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重要内涵、深刻意义、优势价值以及深远影响。姜柳依着重讲述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四个优势价值及其对党内部及人民的不同意义与影响,通过列举人物事迹与重大事件,向同学们展示了自我革命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同学树立自我反思、自我检讨的优良习惯与作风。
自我革命是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自我革命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关键,我们青年要深入学习党的自我革命的精神和意志品质,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将自我革命贯彻工作学习生活的始终。
九个数字读懂党的二十大报告
3月5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学生讲师团成员应邀赴生命科学学院开展“九个数字读懂党的二十大报告”宣讲活动,讲师团成员王慧芳担任主讲人。
王慧芳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主题,围绕“九个数字”对党的二十大报告进行详细阐释。王慧芳通过讲解党的一个中心任务、“四个自信”、“六个坚持”、七个安全”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九方面本质要求,让同学们进一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领会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同时,王慧芳讲述中国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使同学们深刻理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涵,领会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以及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王慧芳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与同学们共勉,明确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增强爱国情怀,进一步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了青年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与感悟,使同学们明白和践行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积聚力量。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青年讲师团通过举办“行走的青年思政课”等活动,走进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计算机学院、医学院,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等宣讲工作,进一步提升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与高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党的二十大宣传教育对青年的感知力,引领力和号召力。
“行走的青年思政课”是青年学生讲师团紧紧围绕学校立德树人中心任务,有效结合青年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成才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打造青年学生思想引领新载体。旨在通过学习、宣传、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百年党史、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党的创新理论,引导青年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不断深化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审核 乔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