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传真

中国大运河:工程、交通、旅游发展论坛在我校举行

 4月27日,由我校运河学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大运河:工程、交通、旅游发展论坛在我校举行,原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顾问李殿魁,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少刚,原淮安市政协副主席荀德麟,山东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班开庆,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刘学谦,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昭风出席论坛。来自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北京、河北、山东、江苏、浙江五省(直辖市)十二市的三十余位运河研究机构和运河管理部门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大运河工程、交通、旅游、文化等历史和现实问题深入研讨。

王昭风就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参加论坛的专家与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他指出,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运河学是以运河及其区域社会为研究对象,以运河水利工程、运河区域经济社会、运河历史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综合学科。希望与会人员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充分交流学习成果,深入研究运河文化,探讨大运河对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和推动,为聊城运河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李殿魁、张少刚、荀德麟在致辞中一致认为,聊城大学坐落在具有“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鲁西最高学府,而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是聊城大学科研力量雄厚、研究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多学科交叉科研平台,是全国首家以运河学为研究对象的独立科研机构,希望各位学者能够以大运河申遗为契机,以此次论坛为交流平台,共享最新研究成果,为大运河保护与开发建言献策。

与会专家就“大运河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进行讨论和交流,为《大运河蓝皮书》的编撰和组织“大运河联盟”的计划达成初步共识。会后,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了我校运河文物文献展览馆、聊城山陕会馆、光岳楼、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等场所。



(审稿胡克诚 编辑陈升磊 编审王秀清)

相关附件: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