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聊大

【聊城日报】报道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筑牢思想基石 聚焦创新力量

  

  

  筑牢思想基石 集聚创新力量

  ——记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

  “学院党委荣获聊城市‘两优一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我们内心特别自豪,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这项荣誉是全院党员干部和师生同舟共济、团结奋斗的结果。”8月12日,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高金华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聚焦党建引领、铸魂育人、内涵建设、人才引育、内部治理“五大提质行动”,推动解决制约学院在党的建设、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发展的瓶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扛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从世界最早的光学实验小孔成像,拓展到世界上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再延伸到我国光刻机受西方技术封锁的事实……王文军教授的一堂“光学思政课”,将物理学知识与时事相结合,巧妙融入思政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厚植报国情怀,受到学生们的热捧。

  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理工学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强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两轮驱动,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构建起“课堂堂堂话德育、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学院党委把党建工作融入学院改革发展全局中谋划,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拓展教育载体,持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师德师风教育,引导师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建工作的实效性不断增强。

  6月11日,在一场特别的党员发展会上,高飞龙博士等多名青年人才正式被吸纳为预备党员。高飞龙是学院近年来引进的青年人才之一,他一边忙于科研和教学,一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他渴望入党的决心得到党组织的肯定和支持。“老党员是我们科研教学路上的领路人,他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值得好好学习。”高飞龙说。

  高飞龙的入党过程是该学院发展党员工作的一个缩影。一大批青年学者和优秀人才凝聚在学院党委的周围,组成了促进学院改革发展、学科建设的先锋队。近年来,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27人,5人被评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获第十二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1人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批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2个,1团队项目获得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揭榜领题赛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银奖。

  拓展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深度

  扎根鲁西大地,服务地方发展,是学院党委一贯坚持的理念。学院以“有用”为导向,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不断提升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成效与能力,持续深化校地融合、产教融合办学。

  无论是瞄准科技前沿,主动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是面向区域发展,主动对接聊城企业实际应用,都有理工学院党员忙碌的身影。学院2名党员挂职担任企业“科技副总”,主动对接技术问题,攻关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1名挂职干部促成市校签约横向课题6个,积极参与推进聊城大学科技园谋划建设;1名博士经山东省技术市场管理服务中心认定,向山东德源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学院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重大需求,依托山东省光通信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光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速光通信系统与智慧物联网山东省高校特色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探索校企、校地与学科发展融合共生的新机制,催生出一批科研成果,服务国家和地方的能力显著提升。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而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结合点,肩负着重大使命。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党的建设,加快推进学院改革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聊城实践新篇章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高金华说。

http://lcrb.lcxw.cn/paper/pc/content/content_56127.html

相关附件: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