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聊大

【中国网】报道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发挥社团育人功能 启智润心促成长

  12月7日,【中国网】以《发挥社团育人功能 启智润心促成长》为题,报道我校地理与环境学院以聊城大学绿野协会和聊城大学GIS协会为例,在生态文明建设、公益志愿服务、学科竞赛创新等方面开展多样化生态文明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经验。

  发挥社团育人功能 启智润心促成长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紧紧围绕学生社团改革任务,在上级团组织的指导下,不断改进和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工作。聊城大学绿野协会和聊城大学GIS协会充分发挥专业教育、环境载体、实践育人等资源优势,在生态文明建设、公益志愿服务、学科竞赛创新等方面开展多样化生态文明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聊城大学绿野协会上好“行走的思政课”

  聊城大学绿野协会成立于 2004 年,是一个宣传弘扬生态文明主阵地的学生社团组织。协会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以实现“天蓝、地茂、水清、人康”而奋斗。协会设有团支部、生态文明驿站、志愿服务等部门,各部门分工合作,开展了众多内容新颖、有针对性的社会公益志愿活动,形成了一系列独具匠心且内涵丰富的协会品牌,有效推动了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黄河生态文明专项行动。开启“守护黄河生态+传承黄河精神”双育人模式。开展了山东省内沿黄区县的净滩清废行动、黄河保护科普宣讲、生物多样性调研、垃圾分类等实践活动。先后组织1000余志愿者参与“河小青”行动,在各中小学、社区、公园开展黄河生态保护大课堂100余场,发放《保护母亲河》倡议1万余册,现场听众累计超2万人。协会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黄河文化第二课堂,挖掘黄河生态、文化、历史等多元素融合的课程思政案例,传承黄河精神,讲好黄河故事。如深入黄河农耕文化博物馆、聊城年画等地做实践调研,前往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开展主题团日活动,举办“黄河赞”朗诵大赛等。绿野协会团支部先后获得山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

  东昌湖、东平湖水环境安全与公众健康教育。围绕地方水域东昌湖以及国家南水北调工程调蓄枢纽,京津地区、雄安新区的重要水源地东平湖,协会持续开展相关水环境安全保护活动。在东昌湖,常年持续助力东昌湖以水定城,发起“弯腰拾起文明 坚守绿水青山”公益捡跑、“水知识知多少”公众水安全健康教育等活动120余次。在东平湖,组织发起“拆除网箱网围、打造生态湖泊”,“科学使用农药、绿色生活共行”,做好沿岸居民生活污水及垃圾排放宣传教育。对东平湖上游、中游、下游水质进行持续采样,提供相关的防污、治污建议。项目曾获得第九届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资助,拍摄的“守护一方水源”志愿服务公益宣传片获得第三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银奖。

  引领更多公众参与美丽中国建设。协会成立19年来,努力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生态文明驿站+日常趣味活动”等多途径引领生态文明建设。2023年,绿野协会两支队伍分别入选“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绿色长征实践活动,通过三下乡组织青年学生走进河流源头、湿地、乡村进行体验实践,提升学生对祖国大地生态文明的认识。协会累计入选三下乡全国专项活动20余项,实践效果好评如潮。连续多年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授予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小分队不计其数。

  协会依托聊城大学生态文明驿站,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展出环保作品、表演文艺活动,成为学校一道文化与文明风景线。在日常趣味活动中,开展了“青春节粮 禾下有梦”主题升旗仪式、团支部进社区绿色行动、绿色闯关大比拼、绿植领养等活动,学院公众号专栏讲述城市生态发展、文墨地理,活动以其公益性、持续性、时效性和广泛性深受师生喜爱。

  聊城大学绿野协会指导教师刘杰表示,绿野协会是培养学生价值观的第二课堂社团组织,协会着力服务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课堂搬到黄河调研、文化文明等“第一线”,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田野上的生态课”,拓展实践教学的厚度与广度,在实践教学中润物细无声铸魂育人。同时,协会将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坚定的信心、一往无前的勇气,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倡导者、践行者,为建设山明水秀的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聊城大学GIS协会助推学科竞赛水平

  聊城大学GIS协会成立于 2008 年,是一个立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社会的社团组织。协会秉承“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的教育理念,以 “3S”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为重要阵地,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应用技术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以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围绕生态文明、智慧交通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协会打造了一系列作品。在“2023易智瑞杯中国大学生GIS开发竞赛”总决赛中,由本科生肖业丰团队完成的作品《“立体融合,都市智行”——城市公交时空感知分析及运营优化系统》荣获全国唯一特等奖。作品通过数据分析检测乘车人数和路线等信息,应用到城市公交集团车辆运行情况监管和线路优化调整中,支撑“需求响应式”运营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还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提高居民的出行体验。另外基于作品提供的OD数据分析能力,可辅助城市道路规划、商业选址和宣传推荐等方面,通过持续应用积累海量数据,可在数据要素交易平台进行市场化流通,促进数据要素的增值。

  《“冷链+生鲜仓配”的一体化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获得第七届山东省互联网+大赛铜奖,项目基于GIS、物联网、大数据的冷链物流的生鲜末端配送平台,该平台将GIS于物流管理相结合,借助互联网与大数据加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服务于“连锁+冷链配送”,“网络化冷库+生鲜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冷链央厨+食材冷链配送”等新型物流模式,助力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作品还有《基于CA—Markkov模型的交通驱动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的矿区地表形变监测及生态综合》《newborn-让旧物资源重获新生的回收平台》《基于SAR和光学影像的洪涝水体提取及灾情综合评估》《城市新型智慧地铁管理系统》《Street Stall—新型城市地摊应用系统》《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预测与布局系统》等。

  聊城大学GIS协会成立15年以来,在肖燕、马雪梅、何振芳老师的指导下,协会成员参加esri杯、SuperMap杯、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等行业权威赛事,先后获得特等奖6项、一等奖55项,二等奖105项,三等奖及以上187项,取得授权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20余项,极大地提高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

  地理与乐趣相融合启智润心促成长。聊城大学GIS协会从多个方面入手,推广地理知识应用、促进地理知识与生活融合,以实现更好融合发展。协会前往各地规划馆、气象局等,调研城市规划发展,将地理知识运用国土规划,撰写调研报告。学习科技与天气预测的密切联系,做出更有效的防范措施。举办各种地理文化活动,如:“通地名文化 晓文化中国”中国地名大赛、“城市文脉 旅途之美”PPT展讲大赛、“如果坐标会说话”地标配音大赛、“歌颂黄河 趣意诗创”拼贴设计大赛, “纵观运河 连接古今”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做到将地理文化与乐趣相融合,在活动中提高知识素养。

  聊城大学GIS协会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解放学生思维,发挥社团育人功能,把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抓手,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实现学生能力素质的创新协调发展。协会荣获省级优秀社团、全国学生最具影响力科技社团等多项荣誉。

  下一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将继续加深社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紧跟时代步伐深化“地理与环境”创新应用对社团建设的支撑,以质量和成效为导向,有计划、有规划地引领学生开展方向正确、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社团活动,努力打造有辨识度、有影响力社团,为学生发展强基赋能。

相关附件: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