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聊大要闻

三十载融合创新谱华章 再启航砥砺奋进向未来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行建院三十周年系列庆祝活动

  10月18日上午,庆祝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成立30周年大会在东湖宾馆报告厅隆重举行。聊城大学党委副书记胡海泉,原历任学院主要负责同志,现任学院主要负责同志,兄弟学院领导、退休教师、学院师生代表以及杰出校友代表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会前,各位校友在学院领导的陪同下,依次参观传媒技术学院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媒体博物馆、实验室、作品展示厅及聊城大学校史馆,实地感受学院30年以来的发展轨迹与斐然成就。会前放映老照片、历届毕业合影和学院纪录片,校友们重温青春记忆,畅叙思源情谊。

  胡海泉在致辞中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30年来,传媒技术学院逐步实现关键转型,始终与学校同向同行,学科、师资与平台建设获跨越式发展,为学校实力提升和区域经济发展贡献了卓越力量。他希望,传媒技术学院要坚守育人初心,勇担时代使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铸魂育人,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坚守伦理,在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传递真知,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深化交叉融合,打造创新高地。把握技术发展大势,推动教育技术、数字媒体、影视创作等专业深度融合,建强用好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服务乡村振兴、推动教育现代化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要强化产学研用,服务社会发展。深化与山东广电、聊城电视台等单位的战略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师生聚焦现实、扎根生活,创作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影视作品,讲好聊城故事、山东故事、中国故事。要汇聚各方力量,共创美好未来。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优势,搭建更广阔的合作平台;营造崇尚学术、激励创新的学院文化,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在这里绽放光彩、实现梦想。

  传媒技术学院院长郭峰作学院3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报告。他指出,学院从起步到如今迈入区域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时期的媒体技术融合实践新阶段,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发展之路,形成了“一融两通三跨四协同”的独特发展模式,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大学生学科竞赛、地方文化服务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未来将从持续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拓展国际交流合作,依托现有平台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五个方面共同推进,具体描绘学院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院庆筹备期间,众多兄弟院校和友好单位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祝贺,为学院送上诚挚祝福。1998级校友王济军用三句肺腑之言祝福学院30周年华诞,表达重回母校见证学院蓬勃发展的激动心情,寄语在校学子珍惜时光、提升素养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2005级校友徐光健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学院的发展,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在校生代表张晴以自身经历讲述学院故事,以前辈校友为榜样,用青年力量为学院发展续写辉煌。

  聘任仪式上,胡海泉为行业校友代表、学科专业建设顾问代表、创业导师代表颁发聘书。郭峰代表学院接收兄弟院校代表、年级代表及个人代表的捐赠。各界力量的支持将进一步为学院教育教学、事业发展提质赋能。

  主论坛环节,来自潍坊学院的1993级校友任立春,以《人工智能在学校智慧化建设中的精准应用与场景创新》为题作报告,他从战略高度与实践深度,解析了AI如何重塑未来校园。来自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1994级校友赵玉,以《“教”“技”并重,“数”“育”融合——应用型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之路》为题作报告,深刻阐述了“教技并重”的核心理念与“数育融合”的实践路径,为学院构建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校友学术对话”分论坛上,校友们回顾学院过往的悉心培养、分享自身创业就业历程,并向学弟学妹送上成长寄语,为学院搭建起校友交流、薪火相传的桥梁。“技术赋能与基础教育发展”分论坛上,各领域优秀毕业生校友围绕教育技术赋能与教育技术学在中小学教育基础中的发展展开研讨。“学科交叉与融合创新”分论坛上,校友们围绕教育与技术融合发展展开探讨,并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以传承为根、交叉为径,培育科研素养与学术生命力。

  三十载融合创新谱华章,再启航砥砺奋进向未来。三十年院庆是传媒技术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学院发展迈向未来的新起点。未来,学院将秉持“博学笃行,明德至善”的院训,携手并肩,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而共同奋斗!

  (审核 赵勇)

相关附件: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