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至,聊城大学湖畔书苑洋溢着节日的温馨,一场主题为“月圆华诞,青春同行”的师生座谈会在此举行。2025级新生小麦(化名)手持印有聊大标识的月饼与咖啡,笑容满面地分享道:“从新疆到聊城,距离虽远,但今天和老师同学们在一起,就像回家了一样。”
座谈会由学生工作处处长都超主持。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赵明吉与学生工作处、团委负责人,辅导员及学生代表40余人齐聚一堂,在节日的温馨氛围中畅叙情谊,共话成长。都超首先代表学校向同学们致以节日问候,并表示从报到入学的“一站式”服务到后续的学业生活关怀,学校始终心系学生成长,并鼓励大家敞开心扉,分享入学感受与未来展望。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小刘同学率先发言,他表示初入校园便为绿树成荫的优美环境所吸引,更因师生们的热情关怀而迅速融入了新生活,并对此向学校表示感谢。医学院的张志(化名)同学亦深有感触地补充道,除优雅的校园外,入学教育系列讲座同样令他受益匪浅。其中涵盖的家国情怀、职业规划与优秀校友经验等内容,为他科学规划大学生活、树立远大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化学化工学院小李同学在谈及未来规划时,眼神坚定、充满期待地说:“学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已超过两千人,这是一项光荣的传统。我渴望加入他们的行列,扎根基层,奉献西部,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听着同学们的心声,赵明吉认真记录并频频点头。倾听完同学们分享,他深情寄语同学们:大学成长的关键阶段,一要胸怀家国,挺立“志气”,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树立远大抱负,找准人生方向;二要坚守初心,铸就“骨气”,培养独立人格,以坚韧意志面对挑战;三要厚积薄发,积蓄“底气”,通过扎实学习与实践积累筑牢根基;四要敢为人先,彰显“勇气”,勇于突破思维定式,敢于探索未知领域,在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服务国家中展现聊大学子的担当作为,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交流结束后,活动进入“送祝福”阶段。赵明吉与在场老师一同将精心准备的书籍及中秋慰问品送至同学们手中。《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等读物不仅是一份礼物,更承载着师长的殷切期望。赵明吉勉励同学们以书为翼,在阅读中汲取智慧、涵养心灵,与先贤对话,不断提升自我。随后,师生共同合影,记录下这温暖难忘的时刻。
座谈会第二阶段,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揉面、包馅、压模,亲手制作出一个个精致的月饼。现场气氛轻松热烈,欢声笑语间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活动尾声的“我为祖国送祝福”环节,同学们或提笔书写,或真诚倾诉,将个人祝愿融入对国家的情感,在双节同庆中进一步筑牢家国情怀,也为本次座谈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次座谈会是聊城大学深化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既体现了人文关怀,也实现了师生间的深度交流。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精准把握学生成长需求,持续优化资助体系。未来,聊城大学将坚持“以生为本、助学育人”的理念,为每一位学子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审核 解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