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8日,聊城大学、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教育局联合受援学校代表,举办了“协同育人”线上研讨会暨2025年第十五期虚拟教研室活动。大家在“云端”见面,聚焦持续提升教育援疆实效、强化教育硕士支教团岗前培训等工作,还深入探索了如何将短期“实践帮扶”转化为“长效赋能”的有效路径,服务边疆教育振兴。
研讨会围绕 “岗前培训深化、实践难题破解、协同机制优化” 三大核心议题展开。聊城大学教师代表详细介绍了学校援疆支教保障体系及近期培训筹备情况。麦盖提县教育局及受援学校代表则分享了当地教育实际需求与前期支教工作的具体反馈。大家经过深入研讨,明确提出支教工作的三大优化方向。一是深化教育硕士岗前培训的针对性,新增新疆高考政策解读、地方文化教育沟通等专题,助力支教学生快速适应当地教学环境。二是升级“双轨协同”育人体系,深度融合“云端教研”平台资源与“三导师制”(大学导师、受援学校导师、援疆带队导师),构建常态化远程指导与教研互动机制,积极推进数智技术在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培养中的应用。三是构建校际长效协同机制,推动聊城大学各学院与麦盖提县受援学校建立 “一对一” 结对关系,系统探索骨干教师互访、教学成果共研、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切实推动短期支教向可持续教育帮扶转型。
此次研讨会既是对过往援疆工作的总结反思,更是面向未来的前瞻探索。聊城大学文学院院长卢军在发言中谈到:长期以来,聊大以教育强国建设为总纲领,以“文化润疆”为引领,依托“双轨协同”路径与“数智赋能”支撑,致力于为边疆培养兼具家国情怀、跨文化育人智慧与数字素养的优秀教师。聊大与新疆基层教育部门的深层次合作,将进一步提升教育硕士支教团的工作水平,也将为探索教育援疆长效机制提供了更优化的“聊大方案”。这份跨越千里的教育情缘,必将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结出民族团结与教育振兴的丰硕果实。
(审核 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