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29日,由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聊城大学、聊城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承办的“学术山东2025:社会科学名家指导课”第二期活动在聊城大学举行。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传民,聊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宣传部部长苏明海,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杨宏力,聊城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吴文立出席活动。
外交学院原院长、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徐坚,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主任曲枫教授主讲。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维滨、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赵少峰主持各阶段议程。
徐坚教授以《权利与国际秩序:全球与区域国别的多视角透视》为题授课,深入剖析了现代国际政治的底层逻辑,强调主权、人权、球权对霸权的制约作用,分析了人类共同价值、地区社会偏好及国别传统偏好对未来国际秩序走向的影响,指出和平发展的动态趋势及全球秩序的决定性作用。曲枫教授围绕《区域国别研究与北极人文话语构建》,从学科内涵出发,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系统阐述了北极人文话语体系构建、生态保护、航道开辟等议题,探讨了北极现代性、史前史、人文地理及考古宇宙观等内容,并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策略。
在互动环节,青年学者围绕“区域秩序与全球秩序的冲突协调”“北极话语构建中的中国角色”等议题踊跃提问,两位专家结合国际案例与中国实践进行了深入解答。活动还安排了座谈交流,两位专家与四位青年人才团队学术带头人就人类命运共同体框架下共同责任与差异化责任的辩证关系、发展权实现的区域路径比较、安全观差异与共同安全机制构建、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价值冲突协调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青年人才提供了多维启示。
活动期间,与会青年人才团队成员与省社科联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共同考察了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北冰洋研究中心和运河学研究院。来自省社科联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及聊城大学的12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
(审核 丛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