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聊大要闻

共青团省委官微、《山东青年报》报道聊城大学赴西部支教学子

  5月17日、18日,《山东青年报》、共青团省委官微陆续以《7月新疆支教再出发  刘奥华:让青春在西部支教中“一路生花”》为题报道我校学子刘奥华赴西部支教事迹。

  

  7月新疆支教再出发 

  刘奥华:让青春在西部支教中“一路生花”

  “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当刘奥华读到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中的这段话时,她的内心瞬间被点燃,也让她再次坚定踏上西部这片沃土的信心和决心。

  2023年7月,一列绿皮火车在河西走廊上缓缓前行,车窗外的雪山与戈壁如同一幅幅壮丽的画卷。刘奥华坐在车厢里,手中紧握着一本教案,心中充满了激动与期待。作为聊城大学一名音乐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她选择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五一农场中学,开启她的支教生涯。

  临行前,聊城大学送队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奥华,西部是片广袤的土地,勇敢地去闯,老师相信你会在那里体验到不一样的人生。”父母的叮嘱也萦绕在耳边,家人的支持与送队老师的期许,让她大步踏上了西部征程。她深知,这不仅是一次志愿服务,更是一次青春的历练和成长的机会。

  经过一天一夜的火车旅程,刘奥华终于抵达了乌鲁木齐。博格达峰的积雪在天际浮现,仿佛在迎接这位远道而来的青年志愿者。初到新疆,她面临着思乡、时差、气候、饮食等诸多考验,但在兵团项目办组织的“青马工程”西部计划专项培训暨志愿者岗前培训中,她很快融入了新环境。

  “欢迎大家来到新疆,这里是你们的新家。”培训会上,项目办负责人热情洋溢地说道。刘奥华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学习、军训、做“破冰”游戏,大家很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刘奥华担任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她的第一堂课是讲述关于春天的故事。

  “刘老师,我昨晚梦见自己变成了春天的小精灵,在花丛中飞翔。”一个平时比较害羞的小男孩跑到她面前,用稚嫩的声音说道。刘奥华被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深深感动,这让她明白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思维和情感世界需要她去探索和发现。

  “从那堂课开始,我的爱留给最爱的娃娃们。”刘奥华在日记中写道。她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在课后与孩子们一起玩耍、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梦想。

  除了课堂教学,刘奥华还主动挑起了学校尤克里里社团教学的担子。面对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刘奥华丝毫没有退缩。从认识琴弦、掌握弹奏姿势,到艰难地识谱、尝试演奏简单曲目,刘奥华与学生们相互学习、彼此促进。很快,她不仅逐渐掌握了教学技巧,更从学生们身上收获了无尽的动力。

  “老师,琴弦震动像不像天山融雪的声音?”学生方世轩突然举起手,掌心还留有琴弦磨出的红痕。刘奥华怔住了,在孩子们的认知体系里,万物皆可与脚下土地产生联结。“就像天山四道梁,每根弦都是通往音乐圣殿的阶梯。”她举起琴颈对准窗外,孩子们模仿着她的山东口音嬉闹着,后又在琴谱上工整标注“一弦、二弦、三弦、四弦”。

  刘奥华还通过高清多媒体设备,将天山的壮丽景色带入课堂。雪峰如银龙横卧,草原绿意盎然,林木生机勃勃……每一帧画面都仿佛带着大自然的呼吸,悄然触动孩子们的心灵。

  “就像天山那些经历过雷劈的云杉树,伤痕处会长出更繁茂的新枝。”她告诉孩子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首独特的乐曲,有高潮也有低谷,但只要充满韧性,用心感受和创造,就能让这首乐曲丰富多彩。

  课后,小古丽跑来跟刘奥华说要去南山露营,她要把南山云杉林的涛声灌进琴腔带给老师。那一刻,刘奥华忽然懂得,短期支教的意义不在于教授孩子们多少知识,而在于可以给他们带去一点点“走出去,看世界”的信念和动力。“我要让塔克拉玛干的沙粒与黄河岸边的柳絮,在某个琴弦震颤的瞬间产生共鸣。”刘奥华暗自给自己定下目标。

  2024年7月,刘奥华结束了支教,她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感动,踏上了返回聊城的列车。行李箱里装满了孩子们的“请假条”和改过28稿的《音乐教学实践报告》。

  “刘老师要回来继续教我们弹琴、唱歌。”孩子们认真写下的“请假条”让她泪流满面。“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虚度的。”这段支教经历成为了她一生中宝贵的财富。

  生逢盛世,此其时也。在刘奥华看来,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不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次历练,更是一次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字字暖心、催人奋进,让我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对青年志愿者的殷切期望,特别是信中提到的‘自身也得到历练和成长’让我深有体会。”刘奥华说,“支教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递希望和梦想。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要用心浇灌,他们就能在天山脚下茁壮成长,开出绚丽的花朵。”

  今年7月,刘奥华将再次踏上西行的列车,成为第27届聊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她将带着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到新疆继续她的支教生涯。

  “在某个平行时空里,那些被音乐焐热的记忆正化作春耕的雨:兵团少年用萨克斯吹绿了棉田,尤克里里的和弦催开沙漠玫瑰。”刘奥华在日记中写道,“所有关于青春与教育现代化的叙事,终将在东经87°19′、北纬43°55′的星空下,谱写成生生不息的进行曲。”

  刘奥华说:“我希望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加入到西部计划中,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祖国的边疆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NtGv2BTFVd0JRKUG5qiFQ

相关附件: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