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考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溯源历史、寻脉中华。今年,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依托专业优势,开展了系列考古文化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
走进考古现场,探寻历史文化遗迹。为深入了解考古发掘对象,亲身感受考古发掘工作,学院先后组织400余名历史学专业学生赴聊城市辖区内单光屯、齐南村、张方什村等考古发掘现场进行实地体验,通过直面田野考古现场,亲手参与考古活动,探寻历史深处的尘封记忆,感受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深刻体会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深入了解滋养了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并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步入文博场馆,感悟文物历史文化价值。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与文化的载体。为强化文化传承,讲好中国故事,学院组织300余名学生赴北京故宫博物院、山东博物馆、安阳殷墟博物馆、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东昌府区博物馆、临清民间文物收藏馆等地进行专业考察,观摩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察看实物标本和馆内陈列的数以万计的历史文物,感受文物蕴含的历史意义,体会文物承载璀璨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崇高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专业认同和文化自信。
观看文化纪录片,感受“何以中国”重大命题。历史文化纪录片立足考古实证,以影像溯源历史、寻脉中华。学院组织学生观看《何以中国》《大汶口》《城子崖》《文博中华》等纪录片,深入了解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等发掘过程,聆听专家学者讲解文物发掘背后的故事,并举办文化沙龙,围绕“文明起源与考古探索”主题研读报纸、分析影片、分享心得,引导学生深刻认知中华文明以其博大的包容性、持久的和平性,铸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成为中华文明持续创新的不竭源泉。
举办专家讲座,面对面交流答疑解惑。海岱文明提供了中华文明5000年东方区域文明实例。学院特邀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栾丰实教授做客光岳学堂,交流海岱地区新石器文化的五大分区与五个分期,梳理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与青铜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序列,展现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发展的全貌,引导学生了解海岱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方式,体会齐鲁文化的绵延不断、博大精深,以及为中华文明作出的独特而重要的历史贡献。
下一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面向全校学生举办系列文化学习和体验活动,增进学生对中国历史、中华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提升文化自觉,承担新时代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青春力量。
(审核 赵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