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校团委发出《关于开展2007年大学生志愿者寒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安排部署我校2007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的活动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主题。按照“点面结合,小型多样,突出重点,重在实效”的原则,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出成果”的方针,引导广大学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活动主题是:和谐社会、和谐教育、和谐农村。主要内容包括:
“和谐社会”宣讲活动,要求各学院要组织至少一支大学生和谐社会建设宣传服务队,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共建节约型社会主题,组织大学生通过讲座、报告会、板报、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宣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的有关内容,组织大学生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城镇规划、支教扫盲等方面的服务活动,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献计出力。
“感恩父母•点亮真情”活动,要求各学院要根据聊大团发(2006)14号《关于在全校开展“感恩父母•点亮真情”活动的通知》,动员学生利用寒假回家之际与父母多沟通、多交流,感恩回报父母,开展丰富多彩的亲情教育活动,设立亲情教育基地。
“真情相伴”慰问困难学生活动,要求各学院广大团干部要充分利用寒假春节期间,和家庭困难的学生结成帮扶对子,通过邀请他们回家过年,开展学习辅导,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至少安排一次集中慰问活动,丰富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寒假生活,尽量帮助他们解决食宿、学习、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关注三农、奉献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活动。通过社团联合会新农科技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会等社团组织深入到农村基层,了解农民生活动态,倾听农民呼声。尤其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谁是主力?”这一中心问题进行调查探索。引导大学生深入农村,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提高对国情民生的了解与认识,提高专业文化技能和思想政治素质,提高造福群众、为社会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的能力,真正为和谐社会建设献计出力。
“和谐教育山东行”——山东省基层教育调研活动,了解山东基层教育现状,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掌握社会对高校人才需求状况,调查教育资源的分配、城乡教育的差异、中小学教育发展趋势、新课程改革等;走访在山东省内各条战线,特别是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我校历届校友,听取他们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建议;采集历届校友的工作经历及取得的成绩;听取社会各界对我校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招生就业等方面的建议。
社会实践基地挂牌活动,做好社会实践基地的命名、挂牌工作和走访慰问工作。同时,各学院可以根据本学院实际情况,开展其它形式和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知》同时要求,各学院要充分领会通知精神,提高对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做好宣传和动员工作;结合专业特色,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突出专业特色;努力做好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保证每个学生至少要参加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寒假结束后,校团委将根据各院活动情况,对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调查报告进行统一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