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我校2007年度国家助学贷款与贫困生资助工作暨2006—2007学年校级优秀特困生表彰会在西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王昌松,校学生工作部(处)长乔丙武,校团委书记李合亮等,以及各学院党总支(分党委)分管书记、各学院国家助学贷款与贫困生资助工作专职人员、2006——2007校级优秀特困生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公布了我校2007年国家助学贷款与贫困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名单以及2006——2007学年校级优秀特困生名单。计算机学院等12个学院获得2007年国家助学贷款与贫困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秦治洲等15人获得2007年国家助学贷款与贫困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195名优秀大学生获2006——2007校级优秀特困生荣誉称号。王昌松等为获奖单位和个人以及2006——2007校级优秀特困生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随后,王昌松发表重要讲话。他首先代表校党委、行政对长期工作在国家助学贷款与贫困生资助工作一线的老师表示感谢,对获得我校2007年国家助学贷款与贫困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示祝贺。他说,我校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困难学生的比例较高。多年来,校党委、行政十分重视对这些学生的资助,把该项工作作为“关注民生,建设和谐聊大”的重要方面来抓,逐渐形成了由“奖、贷、助、补、免”与绿色通道并行的资助体系。学校每年用于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资金达1000多万元,截止到2007年底,在校生办理助学代款资金达到5000多万元,生源地贷款的贷款人数及贷款金额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居前列;2007年,我校有190多名学生受惠于绿色通道顺利入学,为此两次受到省教育厅表彰。
此外,我校还积极利用自身条件开展资助工作。全校设立勤工助学岗的单位达95个,涉及勤工组学岗位2700多个,已成为学校资助家庭困难学生的重要途径。
为进一步推动学生工作上水平,使我校国家助学贷款与贫困生资助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王昌松对各学院的国家助学贷款与贫困生资助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认真总结经验,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国家助学贷款与贫困生资助工作提高到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谐聊大的高度上来,提高到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上来;二、要促进国家助学贷款与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方案化;三、要在符合实际情况的条件下开展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四、要结合专业优势,积极争取社会资助,拓宽社会资助渠道。
王昌松还对校级优秀特困生代表提出了希望,希望他们能正确对待困难,以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状态来面对生活和暂时的困难;要学会感恩,学会感恩国家、社会和帮助支持他们的各界人士;要在生活学习中自觉培养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合格的回报社会和国家的栋梁之才;希望他们能向所有的困难学生传达学校对他们的希望。
计算机学院、吴科启、学生代表孙文升分别代表2007年国家助学贷款与贫困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2006——2007学年校级优秀特困生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