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聊大要闻

十七大精神宣讲: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1月15日,党的十七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商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巨荣良教授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题,为商学院师生作了一场十七大精神专题报告。

巨荣良在报告中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关键是转变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仅要求有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看经济结构是否优化和升级。有增长不一定就有发展。“增长方式”主要是就增长过程中资源、劳动、资本等投入的效率而言的,而“经济发展方式”这不仅包括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不仅在要素投入上回答了如何做大蛋糕的问题,而且在发展道路上回答了用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什么样的环境代价做大蛋糕的问题,用发展方式代替增长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的“好”讲的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快”讲的是发展的速度,又好又快简单地说就是好中求快,坚持把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在好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较快的发展。

随后,巨荣良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及其途径对转变国民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了阐释和解读。

2006年我国的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5.5%左右,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我们的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的消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要依赖知识资源的实现经济发展。新经济时代,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源泉日益集中于企业内部特异的难以模仿的知识资源,如何有效运用和配置知识资源,对管理者特别是决策者来说,着力点应在组织内部尤其是各工作单位之间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知识连结和沟通的网络模式,从而拥有会议性高的知识个体和工作单位能够持续发挥其知识效能。

其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知识产权,缺少世界知名品牌,不得不更多的依靠廉价的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换来微薄的利益,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从我国劳动力供给出现的新情况及资源环境的压力看,我国已到了必须依靠经济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等带来的经济发展阶段。

第三,扩大内需,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把经济发展植根于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形成消费与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通过加薪、完善社会福利事业、国企分红等解决流动性过剩,扩大居民消费。

第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靠技术提升、产品创新、升级管理加快中国制造的升级,一句话就是提高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

相关附件: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