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个老航天兵重逢的感人故事传遍了齐鲁大地,感动了千千万万的齐鲁儿女,也感动了所有关注此事的聊大人。文登老航天兵丁同会苦苦寻觅的聊城战友,正是我校原纪委书记郭恩敦老师。聊大人为他们重逢而欣喜的同时,也迫切地想了解这位一直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老航天人的故事,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郭老。
1955年,郭恩敦参军入伍,开始了他30余年的军旅生涯。当时世界局势非常紧张,面对敌对势力的核讹诈,中国政府决心创建自己的战略核力量。1956年,中共中央作出了重点发展以导弹、原子弹为尖端武器的决策,1959年,中国第一支地地导弹部队正式组建,开始在全军选拔优秀人才。文化程度较高、表现优秀的郭恩敦被部队选送到南京炮兵学校学习。翌年8月,他又考入西安炮兵技术学院。1960年到1965年,郭恩敦在接受系统而严格的专业学习之余,还要到西北导弹发射场进行实习。那时的发射场就建在“平沙莽莽黄入天”的戈壁滩上。白天干燥酷热,大家在烈日下戴着墨镜工作,口唇、鼻腔常干裂流血;夜晚气温极低,住在帐篷里,早晨起来满脸的沙子。由于苏联专家对核心技术的隐瞒和最后的突然撤出,完全依靠自主研发的导弹每一次发射都有可能失败,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怀着神圣的使命感,克服一切困难,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导弹发射成功的时候,他们就会兴奋得忘记了所有的苦和累,跳上沙丘欢呼庆祝,为自己的热血青春而欢呼,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欢呼。
就是在戈壁滩上,郭恩敦结识山东老乡丁同会。谈起他,郭老特别强调四个字———生死之交。从西安炮兵技术学院毕业后,郭恩敦被分配到济南军区直属导弹团。郭恩敦经常和丁同会一起被抽调到西北执行发射任务,也一起在山东搞军队建设。在军队里,他们一起生活、一起训练,从砖窑里拿起滚烫的红砖建设营房,靠着两人的默契排除过随时可能爆炸的哑弹;在发射场极度缺乏生活设施的条件下,互帮互助,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回想起往昔的军旅生涯,郭恩敦很少谈到自己,他总是满怀深情地谈起自己的战友,讲述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苏联专家初到中国时,对我国科研人员的知识水平表示强烈怀疑。有一个初中文化的小战士负责火箭发射最后环节的操作,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他不分昼夜地熟背电路图,就连睡觉的时候,也要在自己的肚皮上不停地勾画、记诵,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终于将纷繁复杂的电路图烂熟于心,让苏联人心服口服。还有一次,一位负责加燃油的战士身上沾满了油污,不小心接触到助燃剂,满身都着了火,他怕引燃周围的危险品,没有就地打滚灭火,而是拼尽力量往基地外面的开阔地带跑,后来这位战士壮烈牺牲了。说到此时,郭老的声音变得哽咽,眼睛里噙满了深情的泪水。“别人能干的,我们一定能干,别人不能干的,我们也要能干”,这就是第一代航天人心中不变的信念。
在郭老的军旅生涯中,有一件事情让他深深感动,终生难忘。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国粮食歉收、经济紧张,还要勒紧裤腰带还苏联的经济援助。在发射基地,战士们几乎断炊。周总理了解到情况后,向全国各大军区发出支援西北发射基地的倡议,各大军区把艰难节省下来的粮食运到基地。当地饥饿的老百姓看到运粮车,误以为是政府发放的救济粮,便纷纷把粮食搬运到自己家里。基地领导得知情况后,对战士们讲,“我们的老百姓也非常困难,那些粮食就送给百姓,我们自己再想办法,齐心协力渡过难关。”后来,当老百姓得知事情的真相后,又纷纷将背回家里的粮食送回基地,那一幕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战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子弟兵,热爱我国的航天事业,这也是中华儿女始终不变的情怀。
郭恩敦三十多年军旅生涯,在二炮部队里历任排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委等职,1982年任师政委、党委书记、军党委委员。作为一名出身贫寒的农民子弟,不论职位多高,他始终保持淳朴的本色,平日里不喜欢坐办公室,常常到散布各处的军营里走访,像父兄一样关怀士兵的生活,每年春节和战士们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1985年,解放军大裁军,精简人员一百万,郭恩敦考虑到自己年龄大了,为了给年轻有为的后辈留出发展空间,带头退伍,回到了家乡聊城。在学校里,他从不谈起自己在军队的光辉业绩,他从一位军人的角色转变为了一位和蔼可亲的师长,但还是把军队里雷厉风行、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一以贯之,赢得了师生们的尊敬和爱戴。目前,过着幸福的退休生活的他,依然没有闲下来,一如既往地关心着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并且正在撰写自己的回忆录。
在采访中,谈起与老战友重逢的动人故事,郭老感谢关注百姓生活的新闻媒体,更感谢那些关怀帮助他们的热心人。他深有感触地说,大家关注这件事,是“航天热”的体现,而“航天热”的背后,是祖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给予老百姓的民族自信心。从第一枚火箭顺利发射,到神州号航天飞船遨游太空,郭恩敦在感慨祖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他衷心祝愿大学生们好好学习文化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以创新精神和奋斗的精神迎接新时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