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聊大人物

李臣的快乐发明之路

  夜已深,身边响起了室友们轻微的鼾声,李臣依旧专注地趴在被一沓一沓的资料、实验用的零件工具堆得满满的桌子上,继续着“智能插头”的实验。在台灯不甚明亮的灯光下,他的身影拉的很长。“不知不觉又迎来了新的一天。”这位荣获六项国家专利、发表多篇教育研究型论文的“汽院爱迪生”意犹未尽地放下手中的工具,伸了伸懒腰。

  

  对于李臣而言,创造发明是他人生的一大乐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一种“娱乐活动”。他说,自己从小就是一个喜欢钻研,喜欢创新的孩子,迷恋那种投入在创造中浑然忘我、“兴奋得心尖发颤”的感觉。发明创造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自己却能乐在其中,从来没有过半途而废的念头。“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我今天取得了一些成绩,就是因为对发明对探索由衷的热爱。”

  在普通人的眼里,一讲到发明创造人们就会立刻联想起爱迪生、想起富尔顿、想起瓦特,以及他们所创造出来的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发明。然而对于此,李臣却有自己的认识:创新与革新亦是一种发明。李臣表示,自己的发明灵感大多来自对日常生活的思考,“发现不便之处,改进不便之处。”他认为,人们在遇到生活细节上的不方便之处,往往采取两种态度——知难而退,或者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又分为不同角度。“就拿宿舍晚上强制熄灯做个例子,早上通电灯亮得早就会影响睡眠,大部分人解决的思路可能是晚上就直接关掉开关;而我不同,我的思路则是发明一个‘智能插头’。”

  “复杂并不等于高奖,巧妙的思路远比复杂的技术更重要。”李臣向我们讲述了一位朋友改进的圆规测量仪的经历,“较普通的圆规来说,这个革新的圆规只是在脚尺上做了巧妙的改进,但却使其使用领域极大扩展了。”而这个圆规测量仪也在创新大赛中力压多个技术复杂的发明,一举夺冠。这个看似简单的革新,正是源于生活中的发现和思考,并用实践验证了成果。“节水型马桶水箱”是李臣在大一刚到学校时的发明,他发现学校的冲厕水箱水量统一,李臣考虑将水箱改造成水量自控,已达到节水目的。为此,他特意到当地器械市场买回一个二手水箱,拆开、修整、安装……李臣坚持要让自己的创作经得起人们的检验,几乎整个大一时间他都在反复试验着,两年过去了,“节水型水箱”也为他拿到了第三项国家专利。

  “生活中不是缺少创新,而是缺少发现创新的眼睛”。李臣认为,中国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够,大学生应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首先得养成观察反思的习惯,其次便是要形成“我要创新”的意识,“遇到困难第一个反应就要是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解决方式。”他指出,现在中国的创新难的重要原因,就是在于这目前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积极的创新气氛对发明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李臣希望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首先就得明白,创新是不分大小的。”他表示,大学生由于专业知识等条件有限,要创新就应当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细节开始,“用无数个小改进推进大革新。”

  李臣坦言在创造发明中,会面临资金缺乏、可行性试验、时间紧张等许多挑战,但自己只要觉得可行,就不会轻言放弃。李臣表示,即便再忙再累再难,只要有可能他就会坚持下去,有希望有行动,一切皆有可能。正是基于骨子里的这份执着与自信,让他习惯了坚持,也读懂了坚持,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相关附件: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