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聊大人物

厚内外之基 强专博之能

  西校10#A308教室,一间再普通不过的教室,每天都迎接着这样一群学生:天刚蒙蒙亮,他们楼门一开便快步涌进教室,钻进成堆的教材和资料里,直到晚上9点半熄灯哨响起,他们才匆匆离去。这里是法学院卓越班教室,这间教室的师生是我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探索者与实践者。     法学专业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存在。一方面,法学专业一直热度不减,另一方面却又是就业红灯榜上的常客。

  

  “法学人才面临着低端人才过剩,高端人才严重不足的现实。法学专业应该出治国治世之才,同时也应该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但前者严重不足,后者质量不够,都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法学院卓越法律人才试验班班主任、副教授杨盛达分析道。

  

  法律人才的质量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法学专业教育问题。对此,杨教授认为,如今的法学教育最大的缺点是单科化、学院化,缺乏对学生法律人格和信仰的培养,导致法学学生普遍具有法律综合能力不强。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就是教育部与中央政法委针对目前法学专业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的一项推栋法学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由同质化转向特色发展的战略举措。

  

  2012年4月,我校法学院组成卓越法律人才计划小组研究实施方案,先后四易其稿,确立了“厚内外之基,强专博之能”这一我校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的培养思想。2013、2014两届实验班共选拔了72名同学。

  

  实验班以“加餐”方式运行,以培养重能力、厚基础、精专业的优秀的应用型基层法律人才和复合型高级法律人才为目标。所谓加餐,就是扭住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因地制宜地创设实施各种能力导向型的培养项目。

  

  这些培养项目其实质就是在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上的大胆创新。具体实践中,学院积极与地方司法机构合作联动协调,依托聊城市中级法院、聊城市检察院,强化实践教学内容;邀请法官,律师定期来校举办法官论坛和律师论坛。

  

  日常教学中,实验班的理论课程以讨论式、研讨式教学为主,部门法学以案例教学为主,大力扩展课堂互动环节,提升学生发言在考核中的比例;法学专业核心课,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实务精英担任主讲教师,采取案例教学,注重法学原理的实务应用;组织学生进行跨学科专著比较研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拓宽他们的法律视野;把改革热点引入课堂,通过选取热点案件、热点法律修订、司法改革动向等,组织学生主持专家讲座,训练同学们运用法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另外,聘请实务精英担任兼职指导教师,组织学生现场听审,模拟法庭辩论赛,鼓励学生担任法律助理,开展法律援助,组织专题调研,多举措、多途径提高学生法律实务能力和实证调查能力。

  

  “卓越论坛”就是其中的重要创新实践。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决定后,38名实验班学生围绕“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和司法改革”自选论题,收集资料,写成论文初稿,导师修改,最后进入“首届卓越论坛”的发言者行列。法学院领导老师作为评议人应邀参加论坛。

  

  这次论坛的崭新特点是“学生主持、学生发言、教师点评”。学生们通过PPT展示、案例分析、《决定》内容阐释等多种形式,道出自己对司法改革、司法独立、司法公正的点滴认识。

  

  “司法改革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但我们应该做好打长久战的准备”;“司法独立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到外部独立,还要做到内部独立”;“司法改革要确保司法公正”……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交流中思想火花相互碰撞,在自由的学术氛围中锻炼思维、拓宽视野。

  

  而最让在座的老师们惊喜的是,大二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能够达到如此水准,分析法律问题和法律案件的能力令人惊喜。

  

  “加餐试”培养模式效果有目共睹。卓越班学生普遍认为,卓越班课程一方面极大提高了长期被被传统法学教育模式禁锢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全方位拓展了学生的综合性学科思维,他们看待一些社会问题更加理性,能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使法学学子逐渐培养起独立性的法学人格,并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一步步升华。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自开班一年多来,发挥了加餐式培养模式能力取向、灵活多元、成本低廉的优势,同时也暴露了学生课业拥挤、应试与能力、综合测评与卓越考评的紧张关系,这是法学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下一步着重解决的问题。

  

  杨教授认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是一个不断探索的、永无止境的事业,需要探索与尊重法学教育的规律,需要大胆改革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改革意味着借鉴与创新,这种借鉴与创新一定要结合本校的具体实际。地方大学可能面临更多的瓶颈与挑战,但绝不意味着地方大学只能因循守旧、无所作为。

相关附件: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