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出象牙塔,走向田野找寻散发着泥土香气的民间音乐,把濒临失传的民歌民谣搬上课堂,让民俗音乐在高雅的科研园地里扎根成长,取得硕果累累。她,就是今年获评山东省教学名师的我校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后何丽丽。
潜心研究,复活原生态民间音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一直具有崇高的地位,距今至少2000年的《乐记》,就系统讲述了儒家的音乐理论。相对于庙堂的洪钟大吕,民间有自己的音乐文化,这些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形式,通过一代代“口传心授”的方式,保存了很多的文化密码。
从读博士时候开始,何丽丽受到导师王耀华教授、蓝雪霏教授的引领,利用寒暑假下乡采风。她兴致勃勃地参加“赛龙舟”等民俗活动,在福建的田间地头上逐渐掌握了田野调查的学术研究方法。博士毕业回到聊大任教,何丽丽在教学之余,仍然坚持往乡下跑。2006年至今,沿着运河一带,她跑遍了十几个县市的乡镇和村庄,逐个村庄看大戏、听曲艺,访谈老艺人,找寻古老的工尺谱、剧本,老艺人手抄的戏词本等。
采风调查,最难的是取得乡亲们的信任。很多老艺人是家族传承,他们不太习惯向外人透露信息,甚至连自己掌握的曲牌名字都讳莫如深。每到一个陌生的乡村,何丽丽都想办法找老艺人,和他们唠家常,“套近乎”。在老乡家里,或者在乡村剧团的露天表演场地上,她一边入神地听着民间艺人演唱,一边录音整理。听完老乡的演唱,何丽丽会拿起村里的弦子照样弹上一段,老艺人往往会眼睛一亮,把她视为同行,“年轻时学唱戏,都说我们是五郎混(俗语,意为:不务正业),没赶上现在的好时候啊。”他们拿出珍藏的艺术资料,还耐心回答何丽丽提出的问题。她通过拍照、摄像、笔记等方式,搜集保存了大量资料。这种整理保存,都是抢救性的,其中有一件从清朝保存至今的珍贵戏曲剧本,如今已经在老艺人手中被盗散佚,她访谈过的一些年迈艺人也相继去世了。
因为乡村大戏都是春节后开演,何丽丽采风的时间,也经常选寒冬腊月。2008年的年初二,何丽丽就来到临沂沂南县张庄镇北沿汶村,借住在老乡家里,守着一个小煤球炉子取暖,结果煤气中毒,幸好被老乡们及时发现。她当时都不能动了,是被老乡们抬出来的。有人劝她赶紧回城治疗,何丽丽却坚持留下来:“我不能走,走了又要等一年才能看到乡亲们春节期间的集中演出。”
就是这样集腋成裘,何丽丽掌握了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料。为了研究好这些资料,何丽丽还一趟趟跑山东柳子戏剧团、省艺术研究院等单位,走访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和研究地方曲艺的专家学者,虚心向他们求教,更深入地了解地方曲艺特征和内在规律。
山东的柳子戏,就这样走入了她的研究。柳子戏的源头是民歌小调,在发展成戏曲艺术后,又派生出如“山东琴书”等多种曲艺音乐。她结合山东民俗和运河文化,深入挖掘自己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研究柳子戏,写出近30万字的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民族音乐学家乔建中对她的博士论文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她的论文“实地考察了柳子戏生成和发展的社会文化条件,客观描述出柳子戏的历史嬗变和音乐特点,为戏曲音乐研究注入了新的学术理念,在剧种史研究上做出了新的开拓。”这篇论文,何丽丽后来又进行了精简,修订为《山东柳子戏音乐文化研究》一书,于201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14年荣获山东省第七届“泰山文艺奖”。
对民间音乐的热爱,对工作的执着,对学术研究的严谨,这一份份心血汇成了一系列论文和专著。从2006年开始,她先后在《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中国音乐》《黄钟》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3篇,其中被CSSCI收录10篇,出版著作3部。论文《<金瓶梅>与柳子戏关系考》获第七届“刘勰文艺评论奖”,参与项目《鲁西运河流域传统音乐传承研究》获第二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课堂教学,唱出四方水土四方乐
评价何老师的课,学生们都说:“何老师课讲的好,关键是民歌唱的好。”的确,经过长期钻研,何丽丽掌握了一手绝活:全国南北各地的民谣,她烂熟于心;鲁西地域的民间音乐,如山东柳子戏、山东琴书等等,她能信手拈来;甚至是昆曲、京韵大鼓等,她也张口就能唱。她的女中音优美动听,特别能打动学生。
何老师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堂,像是一场小型演唱会。讲课时,何老师是边讲边唱;检查作业时,是学生在唱,一个人独唱或者一个班级合唱。“学习民族民间音乐,不能照本宣科,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融入课堂里。课程学完,目标就是学生们能演唱50余首民歌,学生们从自己实践的角度发现民歌之美,调动起自己的主动性,这才真正完成了这门课的教学目的。”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学院大一新生的必修课。教授该课程10多年来,何老师在备课上下了很大功夫,她反复精心打磨,把自己的科研心得和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整合起来,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努力拓展课堂的深度和广度。“何老师的课,内容很丰富,能紧紧抓住我们的注意力。”的确,何丽丽的课件制作精良优美,知识点清晰明确,用水墨画和戏曲等元素的图片补白,充满了浓重的中国传统艺术风格,还有专门的视频和音频链接,方便学生直观地感受民乐魅力。她的课堂多维立体,学生可观、可听、可唱。以讲授“鲜花调”为例,她不仅讲述鲜花调的起源,还把鲜花调的各种变调,从南方到北方梳理了一遍,清晰地展现了各种风格的鲜花调。也让学生了解到,民歌呈现何种面貌,是与中国各地的民风民俗分不开的。
作为一线教师,何丽丽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一个学年就有600多个课时。除了教授本科生,她还教授硕士研究生《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专题研究》《世界民族音乐》《田野调查与案头作业》等课程。长期教学,过度用嗓,何丽丽患上了严重的咽炎,常常咳嗽不止。医生叮嘱她注意休息,多喝水少讲话,她放假在家时,就尽量不开口。但一走上讲台,她就把医嘱全抛在脑后了,又神采飞扬地唱了起来。
2010年,何丽丽教授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被评为我校精品课程。同年12月,她荣获我校第四届课堂教学竞赛“教学新星”奖。2012年10月,她的课件《明清俗曲“鲜花调”的流变》在教育部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高教文科组优秀奖”。2013年5月,她主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改革与创新》项目,获我校2013年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嘈嘈切切,说尽琵琶无限事
引导何丽丽走上音乐之路的,是姑姑送的一把琵琶。还是个初中生的何丽丽,惊喜地抚摸着厚重浑圆的琴背、优美修长的琴颈,听到清冽的琴声,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从此,何丽丽的人生就与琵琶结缘。二十多年来,她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弹起琵琶,也不知道弹断了多少根琴弦,常用的琵琶修了又修,所有能换的部件都更新了多次。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她对乐器的形制和演奏做过深入研究,撰写过《柳琴形制的流变与考证》《北琶与南琶之比较》《日本琵琶本土化的文化因素试探》等论文。
琵琶被称为中国的“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任教之后,何丽丽作为专业指导教师,需要一对一指导琵琶演奏专业的学生。她的专业教学原则是“三严”:教学严肃、要求严格、细节严谨。她常告诫学生:“一天不练琴,自己知道。两天不练琴,老师知道。三天不练琴,观众知道。”从手势、节奏到技巧,学生存在的问题,她会一一纠正。有的大一新生基础不扎实,错误的指法和节奏很多,经过她的精心指导,演奏技艺很快就得到了提升。
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多锻炼,何丽丽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种演奏比赛。只要有时间,她还会亲自带着学生去参赛。“让学生增加舞台演奏的实际经验,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也给他们创造机会现场观摩,听到优秀专业选手的演奏。”何丽丽和学生一同坐火车,同吃同住。学生刘海静说:“出门在外,何老师从衣食住行各方面照顾我们,怕我紧张,就讲她自己上学时候参加比赛的故事,和我唠知心嗑。我觉得她不光是我的老师,还像是我的大姐姐。”
“我的导师蓝雪霏教授治学严谨,在学术上是导师,生活上是慈母,我怎么从老师那里学的,就怎么教自己的学生。”何丽丽认真地说道。多年来,她的学生有的成为教师,有的走入了专业艺术表演机构,还有学生在国内琵琶演奏比赛上获奖。2012年11月,学生白心玉获山东省第五届民族器乐大赛专业甲组琵琶独奏三等奖;2014年8月,学生刘海静获全国第二届“敦煌杯”琵琶比赛三等奖,同年10月,刘海静获中国音乐小金钟奖“沈肇州杯”首届全国琵琶比赛半决赛入围奖。学生取得成绩,何丽丽比自己得奖更开心,但是她会在第一时间提醒学生们:“艺术演奏,必须下笨功夫,不需要小聪明,没什么捷径可以走!”
采访中,何丽丽反复强调:“我本科就读于聊大,很多领导和同事,也曾经是我的师长,没有他们的教导,就没有我今天的成长。领导和同事们给予我很多关怀,为我的工作搭建了一个自由宽广的平台,我的成绩里面,渗透着他们的支持与帮助。”
当然,何丽丽取得的成绩里面,还饱含着家人的理解和付出。何丽丽长期在外地求学,婚期不得不一再推迟,让深爱她的丈夫等了她多年。她开展田野调查的时候,丈夫只要有时间就陪她一起去。现在,何丽丽的女儿还在上幼儿园,正好是特别爱玩的时候。何丽丽走进书房加班工作的时候,怕孩子去妈妈书房“捣乱”,她的父母或丈夫就尽量带着孩子出门玩,给何丽丽营造一个安静的工作空间。
记者见过何老师家的照片:聊大花园一片绿色,她家小院子里有花木、果树,整齐的菜畦里种着当季的蔬菜,南瓜藤长得很粗壮,一直爬到二楼阳台上。 “我生长在聊大,这里是我的家,也是我的母校,更是培养我成长的沃土。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还能有一点点收获,再忙碌也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