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外国语言学博士后,却又精研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致力成为一名学贯中西的思想家老师;他从大一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和学者心态,是学生眼中学术路上的第一盏指路明灯;他主动担负起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的使命,为约旦第一个汉语专业的开设准备了必要条件。他,就是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外国语学院李志岭教授。
成为思想家老师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李志岭很喜欢并深深认同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的这句话。
他之所以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是高尚的职业,大学是自由的净土,在这里可以创造思想、为时代提供清流”。在他看来,除了教师再也没有一个职业与他的爱好、事业、追求如此地统一。
在李志岭的眼里,思想家与老师不可有分而必须合一。老师应当永远对教学和教育保持一种思考的姿态,即便是“小学也需要大学问的老师,能开启思想的老师”,作为大学教师,面对思想活跃且求知欲旺盛的青年群体,尤其要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他始终认为,“一个不想做教育家,不像教育家那样始终思考教育问题的人,成不了一个好老师。”虽然思想与教书有别,但没有思想,教学就难以升华为教育。
思想是什么?对此,李志岭不假思索:“心上有田即为思,心上有相即为想。思即为想,想即为思。”“思想的哲学本质是肉身成道,而教育是道成肉身的过程。”他还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操者存,舍则亡,出入无间,莫知其乡”来表达思与想的特点。他说,思想来源于对生活和世界的思考,更重要的是来源于那些伟大的书籍,因为我们不能体验世界的全部,但书籍可以大大拓展我们生活世界以及思考的范围。 为保证学问和思想是活水清泉,李志岭鼓励学生多读伟大的书,自己更是把书籍作为最亲密的良师益友。对于读书,他有一个让记者感到很有趣的观点:为什么读书?读书是为了读更多的书。一本书就是一个窗口,一个通往广阔世界的窗口,这些窗口一个套着一个,知与惑同增,引导着李志岭在书的世界里,走得越来越远,潜得越来越深,语言学、教育学、文史哲等学科的经典名著一直都是他的案头常客。
与书相关,李志岭的爱好之一是逛书摊、书店淘书。他幽默地说:“哪里有卖书的,我会很快定位,比GPS差不了多少!”在上海读博期间,有位老师说了买新书的大体位置,李志岭准确地说出在广东路376号。除了对各种书摊的位置了如指掌,他习惯到哪里也装着本书。对书的痴爱,汇成了李志岭的思想源泉,成就了他在学生眼中“思想家”的美名。
读书虽多,但有一点万变不离其宗,他所读的这些书,基本都与学生专业的学习、思想的成长有关,无不是为了给学生最好最全面的知识,并实现教育的最大成效。看李志岭为湖畔书谭以及各学院的同学们作的报告题目:《天下原是一本书》《中西文化源头处的异同:苏格拉底与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大义论微》《英语:如何学得有味儿、有趣儿、又神奇》《大学:读天下奇书以自壮》,是不是觉得李志岭老师已经实现了他思想家的梦想了呢?
培养本科生学者
努力成为思想家老师的李志岭一直在思考本科生培养的问题。
他思考的结论是———培养本科生的学术意识。本科生的学术意识,这在大学老师群体里是个冷僻的选择,有时候也是个费力的选择。因为在一般的理解中,本科生尚且处于专业基础知识的拓展和积累阶段,离真正的学术研究还有一定的距离,如果过早地让本科生开展科研探索,指导老师就要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的付出。
李志岭非常认同西方名校以本科为本、培养本科生学术意识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大学教育应该让学生尽早地觉悟为一个学者,超越仅仅为考试而学的“中学心态”、“学生”心态,而进入一个学者心态。要从本科一年级,就开始逐渐明了学科意识、学术意识,并逐渐寻找自己应该毕生努力的学术兴趣或大方向。如此,方可为读大学、教大学。
在培养本科生学术意识方面,李志岭有自己一套的措施和方法。首先在教学实践中,他把本科一年级的学生就看作是读书人,让学生从大一就开始接触到最伟大的书。他觉得,读伟大的书、追求伟大的学问,本身就是一种学术意识。为此,李志岭的课,课后作业总会附有一串的书单,让同学们又爱又恨。
出于这些考虑,作为教授、博士和具有博士后经历的老师,除承担研究生课程如《认知语言学》等高层次教学任务之外,李志岭着力探索 “专业知识教学端口前移,培养过程终始相向对接”教学模式,并主动申请为一年级本科生开课,先后创造性地为一年级本科生开设 《东方人文经典》《中国文化关键词选讲》《西方文化通论》等课程。
《中国文化关键词选讲》《东方人文经典》选择先秦诸子著作和《周易》等原典中直接关乎哲学、伦理、文学传统等问题的语句,以原句和引语串成讲稿,突出原典中语言与人生的关系等方面的思想阐释,为学生高年级或更高阶段的深度语言学习与研究培养初步的思辨意识和哲学夯实基础。《西方文化通论》采取历史的观点审视西方文明史,对西方文化史做纵向考察,课程兼重一个“通”字、一个“论”字,以通观克服碎片化,以论说克服表面化,以重点人物、重点文本实现文化历史的立体化。
这样,通过教授这些课程,李志岭把先秦、古希腊时期儒家与古希腊哲学的思想精华介绍给学生,把他们的思想引向元典、经典,打开、深化学生的思维,并从大学科意识让他们关注、思考自身语言类专业的发展。其次,从培养他们的大学科意识开始,进而关注学科内涵———文史哲,让他们学会有意识地寻找关于语言一次次顿悟,开始从哲学的意义上认识语言,以及关于语言的一切。思接千载,胸怀万有。再者,便是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培养学术意识。他认为,大学的课堂,当追求举一滴而见沧海的境界,老师要把每一堂课,作为登高行远之心的唤醒与磨砺。
一年下来,李志岭给学生布置的课堂笔记以及5000字学术论文以及阅读书目,大部分学生都完成的很不错,一年的学习为本科生未来四年,甚至将来读研究生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当2011级毕业生耿慧烨在毕业典礼致辞中说引用李志岭说过的一句话“别人用一辈子写成的书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读”时,当学生在读书报告中写出 “名著之所以具有持久的魅力,就在于它们保持了我们说话的方式。”这样的句子时,李志岭知道,这些课程成功了。这使他更加坚信本科生的学术培养是必须的、是可行的,他会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
带屈原杜甫西去
2012年,聊城大学与费城大学合作开设费城第一所孔子学院,李志岭抱着一颗“想让世界看见中国,让中国看见世界”的心应聘中方院长,通过考试培训,他顺利前往约旦费城大学,开始为期四年的海外教学生涯。
谈到去那里的原因,他引用了孙大禹先生的一句话:“让莎士比亚东来,屈原杜甫西去。”他认为,传播中国文化、让中国走向世界,是外语人应当做的,而且自身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想尝试一下。
李志岭是约旦费城大学孔子学院首任中方院长,许多工作都是一步一步从零开始建设,其间常常是困难重重,尤其是工作人员与巨大工作量的矛盾、语言文化推广模式本地化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提高中国文化吸引力的问题,还有就是在国外开展工作,特别需要中方人员主动向前去创造条件,这对学者李志岭来说不是一件容易事。
有了困难,那便克服困难。那段时间,李志岭和同事们每一天都保持 “战斗状态”,每一天都保持“开拓之心”,每一天都在进行“头脑风暴”,每一天都在对照中国文化练习“十八般武艺”,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扩大孔子学院在费大校方的关注度,提高大学生们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兴趣。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任四个月之后,孔子学院便在费大开设了汉语学分课,实现了将汉语教学融入社区、融入当地高等教育系统的孔院发展目标。
从汉语教学开始,李志岭和同事们怀着“永不言不”的信念,拓开了约旦费城大学孔子学院越来越宽的中国文化传播之路。到2016年,约旦费城大学汉语学分课注册学生由2013年开始时的约100人,上升到近500人。汉语和中国文化也在费大迅速升温,各类学生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截止李志岭回国,共招收费大学分课学员近900人。时至今日,汉语已成为费大学生的热选课程。
四年期间,李志岭与同事们心系祖国,在阖家团圆的春节、仲秋等节日期间,都与同事坚守岗位,努力工作,克服种种困难,实现了聊城大学与国外大学合办的第一所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并为约旦第一个汉语专业的开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必备的条件。孔子学院老师们的工作获得了约方社会、学校和学生普遍认可。李志岭离任前,五星红旗与约旦国旗同时悬挂在了费城大学孔子学院老师办公室之外。这正是他四年期间一直念念于心、一直不懈努力所希望看到的一幕,他深为祖国和母校感到自豪。
回国后,李志岭的目标更加明确:要让学生有家国之心;要有大魄力、大眼界、大胸怀。就如外国语学院的院训所说,外语人要“会通中外,心大天下”,要“学兼文史哲,道通天地人”。
就像他的座右铭 “人生就是一种站立的姿势,保持这种姿势,与书同在即可。”这就是李志岭,一个有着思想家情怀的大学老师,一个致力培养学生学术意识的文化使者。 “读古今中外书,做东西南北人。”这是春节在约旦为孔院同事们写的一副对联,这不就是对他自己生动地写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