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大学公共思修课是“水课”“睡课”,思政课老师压力小,轻轻松松来上课。来到聊城大学,你会发现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学生们热火朝天的讨论,不仅不睡,还要动脑、动嘴、动手。华敏老师这样的思政课教师,备课讲课课下辅导的任务很繁重。“上思政课,我们是认真的,立志要做同学们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她气质优雅、眼神明亮,虽然外表沉静,却总是能让学生感受到热情洋溢、活力满满。她,就是常被“跟屁虫”们围得团团转的华敏老师。
我们一起做“三动”课堂的主角
这是一节关于道德话题的讨论课,华老师走下讲台,来到同学身边,请他们回答上节课布置的一个作业:分享道德或者不道德的行为。学生们一听要起来回答问题,都悄悄地把头低下,显然准备不足。对公共课的重视度不如专业课,华老师对此已是司空见惯,但她仍有信心能够讲好这堂思修课。
她来到一个男生身边,请他为大家讲一下道德与不道德的案例,男生怯生生地说:“可以说我身边的例子吗?”华老师点点头,鼓励他继续说下去。“我打热水的保温瓶被偷过,我觉得偷热水瓶的人就很不道德。”话音未落,同学们笑作一团。很多同学发出赞同的声音。华老师也笑着肯定男生的回答:“这确实是很不道德行为。”
同学们见问题不难回答,纷纷加入了讨论的行列。“老师,我觉得重庆公交车坠江案就是不道德行为导致的。”“老师,我觉得碰瓷很不道德!”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华老师仔细听着,不时来句神回复,逗得大家哈哈笑。对于一些回答不够准确的学生,华老师会委婉纠正,随后微笑着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讨论结束,华老师总结道“大家不要总盯着社会黑暗面啊,其实社会上有很多的道德榜样!”说完,她换到下一张幻灯片,一边讲解,一边为大家展示社会上的道德标兵:“我们要看到社会的光明面,更要学会独立思考,善于发现真善美!”幻灯片不断变化,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印在上面:林俊德、郭明义、袁隆平……在这种放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既完成了课程目标,又密切了彼此的关系,创设各种真实的情境,激发了学生信仰道德、学习道德、传承道德、践行道德。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嘴,在思维碰撞中收获成长,“三动”就是华老师讲好思修课的“秘诀”。
这种教学模式不会让人“审美疲劳”
来到聊城大学的思修课堂,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学期一门课可以见到三个不同的老师。老师们一人负责一个版块,不同的教学风格让学生们直呼:“终于不会审美疲劳了!”
从2013年起,聊城大学就改变了“一门思修课只有一个老师”的传统。华老师作为教研室主任,积极带领其他老师一起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将教材划分为三个专题———思想教育、法律教育、道德教育,在此基础上按照每位老师的专长将专题分配下去。这种做法,当时在山东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中也处于领先地位。“这种改革对学生、老师都有受益。学生们能体验到多个老师的讲课风格,开阔视野;有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能集中精力精心备课,注重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有利于打造精彩一课。”华老师说到。
除了“动脑”“动嘴”之外,华老师还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每一学期,她都要求学生们参加实践活动,期末时进行成果汇报,这一部分占总成绩的30%。就在去年12月中旬,华老师的班级进行了实践成果展示。结束后,她为大家送上了AD钙奶、QQ糖等小礼物,以表扬大家在去养老院做志愿服务等活动时付出的辛勤努力。
“思政课是价值观的传导,因此教师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人格魅力都是思政课的重要元素。”华老师说,“这就要求思政课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必须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只有去实地亲身感受了,道德信念才能内化于心,才能真正发挥出1(课堂)+1(实践)>2(道德培养)的效果。
华老师在尽心教学的同时,科学研究也是齐头并进。近年来,华老师先后主持省、厅级课题4项,校级教研、科研课题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篇。获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奖、聊城大学科研成果奖、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案”等教学科研奖励10余项,并获聊城大学 “教学新星”、“三八红旗手”及全国大学生讲思政公开课“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课后总想跟“华姐姐”聊一聊
不管多忙,华老师也从未对学生疏忽,她一直有一个很朴素的愿望——希望能带给学生精神上的力量。课堂上,她是一名思修老师,和同学们之间有三尺讲台的间隔。课余之外,她是学生们可爱的“华姐姐”。
大一新生刚入校,会有很多迷茫和困惑。华老师下课后,时常有“跟屁虫”黏在身后,给华老师手里塞一块糖,跟她说自己的想法、见解,华老师会跟他们聊一路,解答着问题。学生们毕了业也会一直跟老师联系,即便不在身边,“华姐姐”也是他们最为信任的心灵导师。
华老师会在周天晚上专门给同学们一个聊天时间,QQ聊天窗口不断蹦出来,华老师都应付不过来,华老师笑了笑:“学生太多了,有时候聊着聊着就搞混了。”不论是找工作还是考研,总会有学生在人生重要关节找到华老师,即便华老师无法提出建设性意见,大家还是愿意跟她“说一说”“聊一聊”。
在华老师心中,学生的事儿无小事,总是亲力亲为。去年8月初到9月底,华老师一直陪伴三个学生参加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大赛,她指导的小组最终荣获全国三等奖。赛事结束后,参赛学生梁文青给华老师发来一条长达600字的微信。微信里说到,“随着慢慢相处,我觉得我从您身上学到了太多太多的东西。不仅是渊博的学识,更是一种为人处事,对事对人认真谦虚的态度。说实话,我从前遇到过的好老师有很多,但是从没遇到过您这样的老师,亦师亦友。不论是在教案的设计,课件的修改方面,还是在讲课时的注意事项方面,太多太多,而且一切您都亲力亲为,这跟我之前参加的比赛,太不一样,所以,您是我之前从没见到过的老师,但却是我感到特别幸运,特别感激的老师。”微信末尾文青称呼华老师为学姐:“您更像是比我大上几级的学姐,有什么问题都会和我们讨论,为我们着想,给我们买优盘,给我改教案,改课件等等。太多太多,我感觉一说起来,就停不下来了……”华老师提到这一点时特别感动:“我从来没想到这些细节会被学生记住”。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生活的另一种样式,而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它的真善美。”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华敏很自豪地说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更要唤醒学生们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真诚、善良和美好。我始终秉承在课堂上让学生成为主体,让他们用自身的经历去体味人情之真、人性之善、人心之美的原则,激发他们自主自学自查自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