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晚7:00,文学院40余名师生组成“积微班”,齐聚东校区刚落成的国学院,学习为期一年的古文字学课程。该课程由我校特聘教授、台湾著名学者季旭昇先生讲授。“积微班”之名由文学院院长苗菁教授与季先生共同商定而成,取《荀子》“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之意,旨在鼓励学生打好“小学”基础,积微见著,行稳致远,为将来的学术研究道路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开课导言,季先生满含深情地为在场师生讲述了对他有深远影响的鲁实先先生的故事。鲁实先先生,祖籍湖南,自幼酷爱读书,19岁即通读《二十史》,高中辍学去杭州遍览文澜阁《四库全书》。24岁撰成《<史记会注考证>驳议》一文,深为杨树达所赏识。后被复旦大学中文系破格聘为讲师,29岁又被聘为教授,时有“娃娃教授”之誉。解放战争期间移居台湾,任职于台湾师范大学,讲授文字学。季先生大学四年级时有幸被邀请去鲁先生家进行为期半年的侍读生活。季先生回忆道:“鲁先生告诉我,你省下来的钱不要给我送礼,都去买书;你来这只用做一件事,看我读书。我从未见过鲁先生睡觉,他没有别的爱好,一天到晚就是读书,他是我见过一生用力、用生命在做学问的人。”季先生通过他的求学经历,鼓励在场师生在爱惜身体的前提下用生命和真心去做学问;寄望更多的师生成为读书种子以“为往圣继绝学”,令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季先生的文字学课程以自著《说文新证》为教材,结合古文字形体演变以及出土材料,旁征博引,上挂下联,娓娓道来,丝丝入扣,尽显大家风范。在场师生学习热情高涨。课程最后大家踊跃提问,季先生进行了精彩解说。本次课程结束后,季先生与在场师生亲切合影留念。
季旭昇,原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古文字学专家,代表性著作有《诗经古义新证》《诗经吉礼研究》《说文新证》《甲骨文字根研究》《汉字说清楚》《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读本》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现特聘为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