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我校在晨晖楼三楼会议室,举办“过去、现在与未来:大运河文化研讨会”。会议由我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运河学研究院院长庄波主持。
葛剑雄教授作了题为《运河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的发言。他指出对于运河文化来说,必须区分哪些是过去的、消失的运河文化,哪些是仍然存在的、需要有意识地去建设的运河文化。他认为,建设现代意义上的运河文化,是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建设新文化的一种地域性表现。大运河文化建设在价值观上,同全国及未来的文化建设发展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它还要表现更多的地方特色。未来的运河文化发展一方面,要将运河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完好的保存下来;另一方面,对于仍然存在的、有发展余地的方面,要进行创造性的、现代化的转换,而不是历史的复原及重构。
倪玉平教授作了题为《大运河与国家治理能力》的发言。他指出,管理大运河是国家行政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大运河是保障首都物资供应的重要途径和维护国家大一统的重要手段。大运河不仅仅是经济之河,也是政治之河、文化之河。在评价大运河的功能和作用时,不能不算经济帐,也不能只算经济帐。
王长松研究员作了题为《明清京杭运河游历的时空特征与景观塑造》的发言。首先,他提出运河对周边城镇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更好的去研究运河发展的流动性。随后,他以明清时期涉及大运河沿线区域的游记、日记为对象,介绍了其中的游历轨迹、游历重要节点城镇、游历采用的水陆交通方式空间差异等内容,对运河城镇景观塑造进行了探讨。他提出,要思考如何在城和景的关系中,对运河城镇进行塑造。
刘士林教授作了题为《运河文化精神的发掘与传承》的发言。从中国士大夫的才干与担当、知己与知音文化、中国古代诗歌的历史地理内涵等方面探讨了运河文化精神的主要体现,并论述了苏州、杭州、睢阳、洛阳、开封等运河城市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特质。他谈到,要对大运河的精神和价值进行界定,指出未来大运河高质量发展,必须挖掘、传承和讲好运河文化精神。
周泓洋教授作了题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研究》的发言。他论述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投资、融资角度讲述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展示了熵值法分析模型。强调了对中央文件解读的重要性,对公园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及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文旅融合提升策略。
黄杰教授作了《以“两河理念”推动大运河文化带高质量发展》的发言。论述了“两河理念”对指导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意义,提出了以“两河理念”推动大运河文化带高质量建设的思路。他认为,对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为了传承和利用,不是消极地保持原样。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既要重视遗产与生态保护,也要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发挥立法和规划的引领作用,明确大运河沿岸社会公众的主体责任。
吴欣教授作了题为《从“黄运一体”到“分而不殊”》的发言。从黄运本体关系、黄运地区、黄运同书、分而不殊四个方面探讨了历史和现实中的黄运关系。她认为,黄运河道本体问题,是国家管理问题。黄运二河,分而不殊,其最大的不同在于运河的人工属性以及黄河的自然属性。二者都是中华文化的象征符号,蕴含着“生生不息”“融通涵养”的中国文化精神。
丁延峰教授作了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大运河文化研究》的发言。他指出,大运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造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维护和巩固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重要纽带。他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推动运河研究的三条路径:一是加强对大运河区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研究。二是强化对大运河区域民族生活实态的研究。三是深化学术界的交流合作。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运河历史与文化、大运河文化带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运河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等主题展开深入的讨论。
分组讨论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位于研究院一楼的运河文物文献展览馆。5月21日上午,与会专家、学者赴聊城市内的山陕会馆、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光岳楼进行了参观考察。
(审核 郑民德)